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及压痛、关节活动受限、关节畸形、骨摩擦音及肌肉萎缩等。膝关节影像(DR片、MRl或CT等)资料显示:关节周围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变密(或变亮)、游离体等。临床医师根据危险因素(负重,炎症,代谢等)临床表现和膝关节受损程度,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制定治疗方案。
膝关节载荷与危险因素管控据统计,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如下:①平躺时膝关节承受的重量几乎是0;②站立和行走时膝关节承受的重量是体重的1~2倍;③上下坡或上下阶梯时膝关节承受的重量是体重的3~4倍;④跑步时膝关节承受的重量是体重的4倍;⑤打球和上蓝时膝关节承受的重量是体重的6倍;⑥下蹲、下跪时膝关节承受的重量是体重的8倍;膝关节骨性关节危险因素管控:1、肥胖或超重者:减肥、控制体重,减肥是保护膝关节最直接的办法,因为人的体重越大,膝关节所承受的重量越大,膝关节磨损、老化的速度就越快。2、避免爬山、上下楼梯、长期或反复的下蹲、下跪等。建议:①游泳,有利于保护膝关节,但避免蹬腿过猛、用力过大;②平路或跑步机上“行走”。③骑自行车(低阻力)。④避免反复下蹲等动作。3、坚持膝关节周围核心肌群锻炼和适度的有氧运动。方法:直腿抬高,绷腿,勾脚等方法。训练过程若出现不适(如劳累、疼痛等),应立刻停下,注重劳逸结合、循序渐进,逐步增加时间和运动量,切不可操之过急。4、注意膝部保护,避免受冷、受风、受寒、受湿等因素诱发本病,怕冷或运动时可穿护膝保护。治疗药物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药物有: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物(NSAIDs)、阿片类镇痛药物、复方镇痛药物、糖皮质激素、玻璃酸钠、医用几丁糖、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或联合应用双醋端因、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和缓解骨性关节炎症状的慢用药物(SYSADOAs)、抗焦虑药物。
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物(NSAlDs)抗焦虑药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物可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局部外用药物:双氯芬酸钠凝胶、洛索洛芬钠凝胶膏、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外用NSAlDs类药物,主要在局部起效,作为口服NSAⅠDs的局部增效剂发挥抗炎止痛功效。通过减少口服NSAⅠDs类药物,降低了胃肠道等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全身用药物:口服药物(最常用,对z酰氨基芬、布洛芬、洛索洛芬、双氯芬酸、塞来昔布等、针剂(氟比洛芬酯、酮洛酸等)、栓剂(对z酰氨基酚栓、咧哚美辛栓剂)。注意事项:1)轻微疼痛症状,局部外用非甾体类抗炎止痛(NSAⅠDs)药物,可迅速有效缓解轻、中度疼痛。需要注意用药部位轻度或一过性红斑、瘙痒等不良反应。2)中、重度疼痛可选择局部用药与口服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物(NSAIDs)联用。以增强局部镇痛效果,达到最佳治疗效果。3)全身用药尽量使用最低有效剂量,避免过量用药及同类药物重复或叠加使用,规避用药风险。?不良反应:上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危险性较高(如高龄(年龄>65岁)、长期使用、口服糖皮质激素、上消化道溃疡及出血病史、使用抗凝药、酗酒史),可使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若选用非选择性NSAIDs,同时加用PPI、H2受体拮抗剂及胃黏膜保护剂;心血管疾病危险性较高,慎用NSAIDs。阿片类镇痛药吗啡、羟考酮、芬太尼、可待因、曲马多等注意事项:①用于NSAIDs治疗无效或不耐受者。需注意阿片类镇痛药的不良反应和成瘾性发生率相对较高,建议谨慎采用。②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便秘、嗜睡及过度镇静、呼吸抑制等复方镇痛药物氨酚羟考酮片、氨酚曲马多片、氨酚双氢可待因片、洛芬待因缓释片等注意事项:
①用于NSAIDs治疗无效或不耐受者。对乙酰氨基酚和NSAIDs有剂量封顶作用,老年者使用复方制剂需谨慎。②复方制剂中,对乙酰氨基酚日剂量不超过1.5g或2g关节腔内注射药物糖皮质激素、玻璃酸钠、医用几丁糖、生长因子和富血小板血浆。对于关节腔内注射后应答不佳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或许可考虑注射干细胞。注意事项:①因是侵入性治疗,需严格无菌、规范技术操作,防止关节感染的风险。②糖皮质激素虽然起效迅速,短期缓解疼痛效果显著,但反复多次使用会对关节软骨产生不良影响,每年最多不超过2~3次,注射间隔时间不应短于3~6个月。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导致全身不良反应罕见。少数会出现面部潮红、月经不调、短暂睡眠障碍、兴奋、过敏反应、血压或高糖升高等,多为一过性。③玻璃酸钠可改善关节功能,缓解疼痛及减少镇痛药用量,对早、中期者效果更为明显。常见不良反应主要为注射局部和关节出现轻微或中度疼痛和肿胀积液,偶有头痛、发热及药疹。上述不良反应多于注射后24h内发生,一般能耐受,无需特殊处理,2~3d后症状消失。④医用几丁糖可促进软骨细胞外基质的合成,降低炎症反应,调节软骨细胞代谢,其有黏弹性及缓吸收性,可作为关节液的补充成分,减缓关节炎进展及减轻关节疼痛,改善功能,适于早、中期者,每疗程注射2~3次,每年1~2个疗程。不良反应有感染、发热或局部红肿、过敏反应(少见)。禁用于感染性关节炎、注射部位附近或有全身感染者、损伤严重的创伤性关节炎、急慢性出血性关节炎症、严重的关节变形或关节畸形等。⑤生长因子和富血小板血浆可改善局部炎症反应,并参与关节内组织修复及再生。目前其作用机制及长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对有症状的患者可选择性使用。缓解骨性关节炎症状的慢作用药物(SYSADOAs)药物:双醋瑞因、氨基葡萄糖、软骨素。
注意亊项:
①可缓解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及延缓病程进展,对有症状者可选择性使用。②双醋瑞因是白细胞介素1抑制剂,可抑制软骨降解、促进软骨合成,并抑制滑膜炎症。能有效改善骨关节炎症状,减轻疼痛及改善关节功能,且有后续效应,还可延缓病程的进展,有结构调节作用。③氨基葡萄糖兼具症状调控和结构调控效应。可改善关节软骨代谢,提高关节软骨的修复能力,保护损伤的关节软骨,同时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延缓其病理过程和疾病进程,也可联合NSAIDs使用。④软骨素通过竞争性抑制降解酶的活性,减少软骨基质和关节滑液成分的破坏,并通过减少纤维蛋白血栓的形成,改善滑膜和软骨下骨的血液循环。能有效减轻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减少NSAIDs或其他镇痛药的用量。抗焦虑药物多塞平、阿米替林、普瑞巴林等注意事项:用于长期持续疼痛的患者,尤其是对NSAIDs不敏感者,可在短期内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需注意不良反应如口干、胃肠道反应等。中成药含人工虎骨粉、金铁锁等有效成分的口服中成药及外用膏药。有研究表明,中药可通过多种途径减轻疼痛、延缓骨性关节的疾病进程,配合使用推拿、按摩、针灸等物理治疗方法,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手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_L分型3、4型)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手术风险也很低,综合患者年龄、临床症状、心脑肺等各方面情况,高龄者也可以放心的手术治疗,关节置换术后需要积极的康复治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