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固定性药疹 发布时间:2018-1-5 18:50:02 点击数: 次
进入深秋,一不小心狐小健就感冒发烧了——到药店买个感冒片,吃了以后也不流鼻涕、脑袋也不那么烧了。直到看到这么一条新闻:食药监总局总局提醒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发布了第七十一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示
新复方大青叶片为中西药复方制剂,由复方大青叶提取物(含大青叶、羌活、拳参、金银花、大黄)及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异戊巴比妥、咖啡因、维生素C四种化药成分组成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功能主治为:清瘟,消炎,解热。用于伤风感冒,发热头痛,鼻流清涕,骨节酸痛。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及相关文献资料显示,新复方大青叶片长期、大量使用,或与其他含同类组分的药物合并使用时,可能导致重症药疹等严重过敏反应;
也有肝损伤、消化道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长期或超剂量使用该药时,其组方成分异戊巴比妥和对乙酰氨基酚可能存在肝毒性协同作用。个别病例长期服用新复方大青叶片,或合用多种与本品组分相同或类似的药品,导致肝功能损伤、消化道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分析显示,涉及合并用药的不良反应报告中严重报告占7.69%,明显高于单独用药(1.65%);
并有导致药物依赖的个案报告。新复方大青叶片含化药成分异戊巴比妥,据文献报道,异戊巴比妥长时间使用可发生药物依赖,停药后易发生停药综合症。
狐小健感到了这个世界深深的恶意,吃个感冒药也这么危险,难道感冒只能用包治百病还没有副作用的「神药」——「多喝热水」了么?
感冒药真能吃死人!
医院急诊医学科蔡华波医生遇上这样一个案例,青年小陈为了吓唬家里人,一口气吃了二十多颗感冒药,把药盒扔在一边就睡着了。家人发医院,已经6小时以后的事了。虽然医生马上给小陈洗胃,但是感冒药已经基本吸收了。入院当天,小陈还接受输液、利尿、保护肝肾功能的治疗,但病情仍急转直下。第二天,他的肝功能、肾功能急剧恶化,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明显下降。更要命的是,小陈的肝功能急剧恶化,肝酶急剧上升,谷草转氨酶由急诊时的u/l上升到将近u/l(正常指标是:13-40u/l)。已经达到了肝功能衰竭的程度,而且还在进一步恶化中,命悬一线。
蔡华波医生解释,大量的感冒药会损害肝肾功能,导致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损伤消化道,导致胃穿孔、出血。感冒药中的主要成分是乙酰氨基酚,是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它还有一个我们比较熟悉的名字叫扑热息痛,常规剂量下,乙酰氨基酚的不良反应很少,偶尔可引起恶心、呕吐、出汗、腹痛、皮肤苍白等,少数病例可发生过敏性皮炎(皮疹、皮肤瘙痒等)、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贫血、肝功能损害等,很少引起胃肠道出血。
但是一旦药物过量,甚至达到中毒量时,可很快出现恶心、呕吐、胃痛、腹泻、厌食、多汗等症状,可以出现肝功能损害,表现为肝区疼痛、肝肿大、黄疸,或肾功能损害,如少尿、血肌酐升高严重的可出现明显的肝功能衰竭,肾小管坏死,甚至肾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所以说,感冒药也不能随便吃,一定要按照药物说明书或医生的医嘱服药,过量服用感冒药可能会导致生命危险。
感冒药,孩子更不能乱吃
医院接到一位小患者依依,她最近发烧了,因为依依本身有先天性疾病一直在等手术时间,爸爸妈妈很着急,于是,妈妈便翻出了家里所有的感冒药、退热药,一股脑地都尝试着给依依吃,结果,一两天后,依依的体温很快下去了,但是,孩子却变得怏怏的没有精神,而且皮肤颜色似乎突然间比生病前明显变黄,爸爸妈妈觉得不对劲,就医院。
在医院里,医生给依依做了详细的身体检查,发现孩子正常情况下,不超过40IU/L的转氨酶,一下子升高到了+IU/L,凝血功能也有明显异常,医生根据依依的总体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孩子发生了急性肝功能衰竭,在和父母沟通后,紧急转入ICU,医护人员马上给孩子进行血液净化、护肝、降酶等处理,总算把依依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依依在短短一两天的时间里发生了如此严重的病变呢?医生仔细询问依依的父母,依依妈妈说,她用了「一休」口服液、「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和「退热栓」,经过查对说明书,这三个药物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所以,真正导致依依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也就是它。
前面介绍了,成人都差点被感冒药「药死」,那肝脏功能比成人要弱小很多的孩子,怎么承受得了这么多药呢?
吃感冒药开车,危险性不亚于「酒驾」!
丁香医生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为吃药后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可以占到全部交通事故的10%左右,而这其中又以吃感冒药造成的交通事故居多。服用了导致犯困的感冒药后开车,司机的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都会下降,有时候甚至超速了自己也感觉不出来。
如果我们以时速公里计算,一个瞌睡「点下头」,2秒钟,车就「盲开」出去50多米了,遇到什么情况,紧急刹车都来不及,非常容易造成追尾或翻车。
感冒药里让人犯困的成分叫「抗组胺成分」,最常见的成分就是「氯苯那敏」和「苯海拉明」,不论是西药还是中西结合类型的药里,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身影,它们在治感冒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大脑的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可以止住感冒时流不完的鼻涕,但也会对大脑产生明显抑制作用而使人犯困。
其实,在含有使人犯困的抗组胺成分的感冒药说明书上,通常都会有这样一句提醒:服药期间不得驾驶飞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但遗憾的是,这句提醒大多隐藏在药品说明书的众多注意事项中,字体较小且不明显,很容易被我们忽视。
所以,如果你准备开车,但又需要吃感冒药,吃之前一定要看看药品的成分说明里有没有「氯苯那敏」或「苯海拉明」,或者别的可能导致犯困的抗组胺成分。
高血压患者感冒,更要仔细看「感冒药说明书」
康颐杂志社
血压的波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心情、运动、饮食都会影响血压。另外,一些药物也会升高血压,比如常用的退烧药、感冒药。有些甚至可能让血压升高到比较危险的程度。在其他人身上可能没有什么影响,但高血压患者用药的时候,就要注意了。
现在常用的感冒药,多是复方制剂,含有多种成分,除了前面说的退热止疼的成分可能影响血压外,有些减轻鼻塞的成分,也会影响血压。我们称这些成分为「减充血剂」,比如(伪)麻黄碱,主要通过收缩血管来减轻鼻塞的症状,但同时也可能让您的血压升高到很危险的程度。
还有一些中药配方的感冒药中,常常含有甘草,也有升高血压的作用,因此不推荐服用。高血压患者在选择感冒药时,应仔细阅读成分说明,选择有抗组胺成分的感冒药来缓解鼻塞症状,还不会对血压造成影响,比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等,推荐睡前服用。
喝热水不管用?预防感冒可以试试这几招
医院郑杨介绍了秋冬季预防感冒的四个日常小妙招:
第一,冷水洗脸热水泡足法。每日晨、晚养成用冷水浴面、热水泡足的习惯,这有助于提高身体抗病能力,「御感冒于肌肤之外」便是这个道理。
第二,体育健身法。秋冬时节应在室外适度散步、打球、做操、练拳、习剑,这样可提高身体御寒能力,防止感冒的发生。
第三,饮用姜茶法。以生姜、红糖适量煮水代茶饮,能有效地防治感冒。
第四,饮食疗法。秋季饮食有原则,中医认为,五味各有不同的作用,与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五味归五脏之说。《内经》载「酸人肝,辛入肺,苦入心,咸人肾,甘人牌。」这是根据食物对人体生理上、病理上所发生的影响而做出的归纳。因此,利用五味之偏,以调整脏腑之间的偏性,是有科学道理的。四季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因症、因人、因地、因时施膳是保证科学进膳的根本。
秋三月气候干燥,因此秋末冬初可适当服用白木耳,芝麻、蜂密、冰糖、梨等食品,以滋阴润燥。老年人脾胃虚弱者,宜食温热熟软的食物。他特别提供了一剂对老年人、婴幼儿都适宜的可防可治的小偏方:「一把糯米煮成汤,七个葱根七片姜,熬熟对入半瓶醋,伤风感冒保平康。」
OK,Ending时刻到了,狐小健再次提醒各位,大青叶感冒药下架不一定是大青叶的错,还是长期过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氯苯那敏」这些化学成分的罪。
北京看白癜风的最好医院儿童白癜风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