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文章来源:固定性药疹   发布时间:2020-8-24 17:52:58   点击数:
 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 http://www.hhlsq.com/m/

痔疮这个小病,我始终不能给它按个正式恰当证名,现在可以了,肝木下陷,比较切中病之核心。

说中气不足,不妥;说肝热下注,也不当;说肝郁化火,肝乘脾土,觉得还差点什么。

说肝木下陷证,很满意!脾气不升,咔嚓一下就把有贼特点的将军肝关在家里,将军肝泄相火,入肛门则痔疮,走外阴则溃烂,走下肢则疮疡。

此证还可以出现慢性肾炎,尿血,尿蛋白。本来应该肝随脾升,使肝血化为心之阳气。

现在脾不升了,肝也不升了,血从尿走了。从另一个角度看,脾不统血,更对了,但忽略了肝。

桂枝汤调营卫。理解好营卫,自然应用广泛。

黄元御说:气统于肺,在脏腑为气,在经为卫。血统于肝,在脏腑为血,在经为营。

彭子益说:营卫为中气外围,中气为营卫之根。黄元御又说,胃者,卫之源。脾者,营之本。

再以黄元御学术审视桂枝汤,桂枝辛散疏肝,促使肝升,这个昨天聊过了。

白芍,味酸敛降肺,促使右降。大枣,甘草,生姜,加强中气,即助脾升之力,又助胃降之力,双重作用。哇!

桂枝汤不得了呀,天下笫一神方!抱着此方,可治四维一半的病。

视野有多大,桂枝汤就能治多大的病!否则,仅治个表中风证,太可惜了。

阴虚证,朱丹溪滋阴泻火。张景岳阳中求阴。黄元御治法敛降胃气。

黄元御说:只知金水阴亏,不知胃弱。“胃气不降,金水失收敛之政”,则心火上炎,灼伤心阴,心阴是肾水之根,当然阴虚了。

朱丹溪是见阴虚就补,见火就泻。张景岳利用阴阳互根原理,但仅着眼肾一个脏。

黄元御,也利用阴阳互根原理,高明在于综观全局而谋局部。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域嘛。

论治法不能论谁对谁错,只能论谁高谁低。

治法不同皆因为对人体认识有高低之分,黄元御认识到天与人一样,用天道治病!

黄元御综观全局而治上,下,左,右,中,外六部之病,并融兼夹水,火,湿,痰,瘀,痞,饮,郁八证于一体。

定病位,这谁都必须干的事,胡希恕定表,半,里三个。黄元御定上,下,左,右,中,外六部,并以中气的周流为主线综观全局而治各部。

黄元御最大优点就是说清楚各部之间关系了。

病位分几部都可以,但是说不清各部之间生理与病理关系,机械分割几块,好多病以自己学术解释不明白了,也不会治,更谈不上有整体观。

各家学说,五行立极点不同罢了也就是老师常说的必先五胜。

用黄大神的黄芽汤,治不了,张景岳笔下的熟地大补肾精损,用熟地也治不了郑火神笔下的元阳损,更治不了东垣笔下补中益气汤中气伤我是这么理解的!

老师觉得我学错了木有呢?

恳请斧正整体观很重要,局部管也不能忽视现在再背汤头歌诀,发现是如此美妙神奇!

却原来这才是中医入门之基方剂学的歌诀跟这差的太远了这汤头歌诀体现了汪大神的学术思想,临证思维,原来他的体系如此包容。

汤头歌,一字废话都没有,全是真经!

以前总觉得九味羌活汤不行,上次治疗一例肺炎患者改变了我的看法!

当时以为麻杏石甘汤合小柴胡汤证,结果把湿当成了痰,吃两天热依然反复,赶紧再把脉,调为九味羌活一剂热退不再反复。

后来想如果经方里边加苍术会不会也能行中药方剂大约3万首,汤头歌只录四百首,应该是3万中之精华了,当然好使!

中医里,凡是编成七律诗的东西,都是精华,不能小瞧了!

我理解为:不是辨证方法延伸街接,是医治疾病谱延伸街接,原来不全,现在又前进了,又延伸一段。

29河南李玉新辨证方法,都是二元辨证,谁也不讲这个,高人全用!天天提二元辨证,却不知。

二元辨证,二次辨证,高人都用。

什么是二元辨证,太阴病夹水饮,这就是六经八纲二元辨证法。

黄元御是“圆道八证二元辨证法”主动学与被动学,提高是不一样的,知道二元辩证,就会主动去学“另一元”。

从而使自己辨证法完整,否则只学“一元”了,无意中学点“另一元”。

脾虚胃逆夹血瘀证,这就是用圆道八证二元辨法诊断出来的证。太阴病夹痰证,这就是用六经八纲二元辨证法诊断出来的证。

明白套路了,学会一个辨证法,所有辨证法,几天就全学会了。

比如六经辨证:全称六经八纲二元二次辨证法。这才是真正一次完成了辨证!效果不用问,药入即效!

此方可办大事,治再生障碍性贫血,或原发性血小板减少。

能以黄元御学术审视麦门冬汤,即可灵活运用治好病,否则难!

为什么?

因为病是全身性的,必须综观局,唯有选择“一气周流”比较合理。

病人有肺肾阴亏表现,原发病位是胃,最终病位是肺肾。

麦冬妙用刚聊过,即益胃阴促胃降,又滋心真阴生肾水,并且促心火降。

还可润肺去虚热,肺凉则气降。

因此要大手笔用麦冬。半夏降胃,人参,大枣,甘草,粳米,甘草补脾助脾升。

必要时加二至丸治标——肾。

肾这个“水海”缺水了,人体哪都干。

黄元御揭示的是病机恒久不变的大规律,四维的问是题临时小问题,比如肺阴亏就滋一下,肺不敛就收下,肺有火就泻一下,有什么临时问题解决什么问题。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处!四维的小问题都是浮云。

千万别将四维小问题放大了看。

肝肺是升降之翼佐,翼是翅膀的意,佐是辅佐的意思。心肾是升降之根,脾胃是升降之轴。

有位病人,谁看都是心气不足,动不动头昏,有时跌倒了,用柏子养心丸不舒服,用金匮贤气丸也不行。

我给他用黄芽汤加减,好使了!一升肝脾,木升化火,心气足了。他左脉,寸微弱,尺大。

把“大”送给“弱”一些,均匀一下,正好!

掌握好营与卫可以治好过敏性紫殿等难治之病。

中医说“胃者,卫之源。脾者,营之本”,这说明:

1,胃主卫,脾主营。

2,卫属阳,营属阴,因为阴升阳降,所以卫主降,营主升。卫与胃一致,均主降。营与脾一致,均主升。

3,中气(脾胃)是营卫之根。

黄元御说:“气统于肺,其在脏腑则曰气,而在经络则曰卫。

血统于肝,其在脏腑则曰血,而在经络则曰营”,这说明:

1,肺主卫,肝主营。

2,营卫运行于中气(脾胃)之外围。

3,营主疏泄,卫主收敛。那么营与卫什么关系呢?

营行脉内,卫行脉外。营是卫之根,卫是营之华。过敏性紫殿是营卫开阖失常,即开大阖小。

怎么调营卫呢?

因为左路肝脾均主营,右路肺胃均主卫。

所以调升降之枢脾胃,平肝肺升降之偏。

现在对桂枝汤调营卫,可以理解透彻了!磨刀不误砍柴工,研习透彻营卫,紫殿太好治了,只调个升降哦。

过敏性紫癜用桂枝汤或者黄芽汤吗?

都有用的机会,小建中汤也有机会。

营卫不和,怎么不和?就是营卫之升降失去平衡,侧重调控制营卫升降的睥胃,兼顾四维之肝肺。

现在也找到用针与灸治紫殿思路了,针善降,灸善升。针与灸齐用。

掌握透彻营与卫,不用桂枝汤,照样可以调营卫不和。

没掌握透彻营与卫,用桂枝汤也调不好营卫不和。

开与升,都是向外散,但是升有向上之意,因此用来表达营向外散不适合,而改用“开”。

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向外散,向外送。不要一换词了,就认为不是一回事了。

同理,降改成用“阖”表达。这就是“意会“。

今天有点开窍了,郑钦安直接救真阳(情况危急)。

李东垣从脾胃救真阳(情况缓),黄元御坐阵脾胃,调动四维救真阳。

(情况也缓),大名家们均是利用真阳去扑灭病灶。

我象和尚念经一样,反复念他们关于脾胃论述,“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最终目的是救真阳。

阳损则寿减,阳绝则命亡。

但是阳靠脾充养,阳足百病不生。

否则阳损,百病丛生。

百病丛生原因是阳损,阳损怎么办?健脾胃去养阳。

李东垣《脾胃论》,先论述肾阳正常,人怎么样?

肾阳损了,人又怎么样。之后又论肾阳与脾胃关系,最后确立调脾胃的重要地位。

这分明最终目的是救真阳!根本不是为了治脾胃而治脾胃,同志们啊!单补还是双调,这就根据具体情况由咱们定了,还有个意外收获,治阴虚又多一道。

注意!我说的是道,不是法。朱丹溪滋阴泻火,张景岳阳中求阴,黄元御降胃气逆。

还有一道,是祝味菊扶阳治阴虚证,根据何道?

现在出现新的象肺痨一样的慢性病,比如输尿管狭窄,手术要一年做一次。

用李东垣调脾胃之道救真阳。黄芽汤,四君子汤,小建中汤,苓桂术甘汤,加味用过附子,小茴香,肉桂。

经方疏肝药常用柴胡,其它疏肝药很少用。难道没有肝气病吗!

经方不但常用疏肝药,而且还用的频呢,用桂枝疏肝。

看《长沙药解》方解开我心中之惑。吴茱萸,细辛,桂枝等,味辛,辛则能散,正合肝之特性。

经方用药巧妙。我有个病人,输尿管狭窄放了内制管,每年都要去杭州做手术,每次拿掉以后观察,又狭窄,后来给她前前后后用过黄芪桂枝五物汤,茯苓饮真武汤,后来拿管以后,到现在大约半年没有发。

但这病我看的不多,经验少,当时就是根据症状去治疗,也不是有十足把握思路不一样,我助肝脾左升,救真阳。

通俗说是侧重健脾胃去救真阳。

中医理论是循环的,无头无尾,让很多人觉得是诡辩,不科学,这可以理解,不必责难之。

今天聊“循环辨证法”,当您听懂之后,会惊呼中医循环式理论伟大!胸胁乃肝经所过之处,定位在肝,颜色红定性为热;

水泡定性为湿,湿与脾对应,定位在脾。辨证为脾湿肝热证,用胃苓汤加减。

心肝肺脾肾五脏是循环的,热风燥湿水五邪也是循环的。

病位病性都可以循环组合,故叫循环辨证法。五行循环,放在具体病例中,有头有尾,清楚明确。

一循环就可以辨无穷之病。水气凌心病人来了,看一眼即知,望舌诊脉变成做样子了,不这样办,病人会认为看病不认真。

说;“凭脉诊断全知道”,认为是吹牛!其实这是笨的,不算神啊!学中医与用中医,不要跑的太远,秘诀就在你眼前,可谓“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它却在灯火阑珊处”藏象,好多书上写成脏象。

似乎没什么大差别,实则不然。一旦将“藏”理解为“脏”,就不会用五行生克了,真就走进无头无尾之循环中了!

对中医有些东西,开始认为不对或者是没用。等到重新认为有用时,效显著了,同时也确信中医治不了的病很少了,这个认识过程比较长,但是勤能大大缩短进程!

有位病人,儿时就经常有牙龈肿胀毛病,现在50岁了,还是那样,这能治好吗?能!还很轻松。

我对他说:不用连续吃药,我调理四五天就停,给身体平衡时间,过一段时间我再新平衡基础上再调个四五天。彻底治好了。

我仅仅用了一个降右降路之气法,半夏厚朴汤加减出入。半夏厚朴汤,妙在厚朴有降肠道之气作用。

他一高兴,要请我吃饭。我说:不行,我应该请你吃饭,没你我找不到答案,也验证不了我对中医的领悟是否正确。

我们两都开心,从晚上五点,喝到后半夜两点钟。他跟我讲:吃完五天药后,放屁是锅炉水味,……。

他讲时,我听的津津有味。对于疑难病,我赞同朱良春的观点“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不知道的病因”。

怎么找病因,选择的辨证方法至关重要。“循环辨证”是疑难病的克星。

我当年学艺时,恩师看完一个病后对我说:“到咱这来看病的人,医院跑出来的”。

我问:“这么好治的病,医院也不会治呀?”。

恩师答:“你会治了觉得简单,医院来说,比登天还难”。

再举个病例,新诺明过敏,遍身皮肤红,骚痒,脱皮屑,不愿意睁眼。

医院诊断为“大疱兴平表皮松懈萎缩型药疹”,医治无效。你这病名,清楚明确,呵呵……。

无论说的多么清楚,无效就全都是废话。

眼皮主脾,无论有什么变化,只要变化了,病位在脾,此论断是不容置凝的,中医就这么霸气!

但是有时病位可能有两个,三个。无论有多少,无所谓,最后用五胜理论确定一个本。

香附女科日记,每天传播女科科普、中医及养生保健知识,每周一到周六晚上7点更新。

经方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gongnuan.com/hbyx/1601224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