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医科普流感咱不怕北京医院杨莉萍主任药

文章来源:固定性药疹   发布时间:2018-5-5 7:45:25   点击数:
 “

大家注意啦!

年12月26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CDC)宣布“我国进入今冬流感流行高峰季节”。

流感形势有多严峻,拿CCDC的话说就是:医院报告的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比例高于过去3年同期水平,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已达往年高峰水平,且仍呈上升趋势。

小编再帮大家检索了一下年12月30日的新闻,“流感来袭”字眼爆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武汉“争先恐后”地被报道进入流感季节。

数据说话

12月28日,北京市疾控中心报道年第51周(12月18日至12月24日)的数据,其中丙类传染病发病数较前一周上升了53.32%,其中流行性感冒较前一周上升了81.44%,其它感染性腹泻病较前一周上升了7.25%,手足口病较前一周下降了28.88%。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流行性感冒、其它感染性腹泻病、肺结核、猩红热和手足口病,共占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数的95.13%。12月份以来,医疗机构报告的儿童病例数上升幅度较为明显,疫情大部分出现在小学一、二年级和托幼机构。

12月28日,新民网最新报道:申城儿科就诊高峰来了。近2周,(上海)医院医院门急诊总量为25.37万人次,比年同期(23.35万人次)增加8.63%,其中门诊增加9.48%,急诊增加7.54%。

12月29日,南方日报报道:广东省卫生计生委数据,全省流感监测医院提供的数据表明,近期流感样症状病例的就诊水平上升,高于往年同期水平,但全省流感流行水平总体仍在预期范围内。当前流行的主要病毒型别主要是季节性B型流感病毒,近期校园流感暴发疫情增多,主要发生在小学。

看来这波流感重灾区是小学、托儿所,以儿童为主。最紧张也是最忙碌医院的医生。

就在12月29日CCTV13新闻频道报道了“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季:医院再次迎来就诊高峰”;北京晨报记者从首都儿研所了解到,医院门诊量明显增加,呼吸道感染、发热患儿比平时增加了两成左右,而且其中高热持续不退的患儿比例有所增多。相较于去年,今年流感的发病时间提前了一周左右,发病人数略高于去年。

目前,医院的日门诊量已超万人,各个科室门前和候诊处挤满家长和患儿,院方尽可能调动医护人员全力以赴投入接诊治疗。家长诉苦说每次从挂号、看医生到输液都要6、7个小时完事,加上从家出门、路上堵车、从医院出来、路上再堵车,一天折腾十多个小时,大人孩子都身心疲惫。医院医生更是辛苦,患儿太多,医生忙得午饭都没得吃。

基于此,如果能在流感来袭的季节里,做到自保自救,当属完美。

小编急大家所急,想大家所想,赶紧给诸位找了专家~

专家简介

杨莉萍,药理学博士,主任药师,资深临床药师,医院药学部副主任,北京大学和沈阳药科大学硕士生导师。华西医科大学学士,澳洲RMIT大学博士,曾在日本东京大学、澳洲Monash医学中心、美国USF大学分别研修过DNA疫苗、临床药学和临床药理学。医院药学工作30余年,创立了药物基因实验室,建立了临床治疗药物的基因检测系统和报告系统。系统研究CYP2C9、2C19、2D6、TPMT等基因多态性对药物疗效和ADR的影响,首次报道万古霉素引起严重药疹与MUC21和BAG6基因变异有关。

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西医学汇通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烟草病学组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临床药学专业组专家,中国健康促进会临床用药安全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健康促进会个体化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副秘书长。

杨莉萍主任药师今天就为大家清理一下家庭药箱,希望能帮助大家防范抗感冒药使用不当带来的危害。

纵观市面上的感冒药,可谓玲琅满目,不仅有西药的各种抗感冒药,我国还有各种中药抗感冒药。这里给大家列一个感冒药清单,估计您看了一定头大。不说全部药品清单,单就大家耳熟能详的退烧药,就够大家记一会儿的。

为了帮助大家记忆,我来一类药一类药的说,先说西药抗感冒药吧。西药抗感冒药有针对发热疼痛的,有针对打喷嚏流鼻涕的,一般都含有两种以上成分,药名则是多达几十种。但有些不同商品名的抗感冒药,却是含有相同的成分和剂量。不知道的家长,非常容易给孩子重复用药,以为是用的不同抗感冒药,实际是同样的药,比如白加黑(日片)和日夜百服宁(日片),或者泰诺和日夜百服宁(夜片),还有就是速效伤风胶囊和小儿速效感冒冲剂,这三对药每一对都是同样的组分。关键是,这三对药中每一个药都含有一个叫作“对乙酰氨基酚”的成分。

对乙酰氨基酚,俗称扑热息痛,英文名Acetaminophen,简称APAP。APAP是国外撤市药非那西丁的活性代谢产物,非那西丁在上个世纪初是西方用得最多最广的退烧药,后来由于上千例患者用它后出现严重的肾衰竭,还导致多人死亡,为此留下了一个“非那西丁肾”的医学术语!所以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被美国FDA和欧洲各国撤市。但我们国家至今还有含有非那西丁的药,如去痛片或索米痛。今天不是吐槽非那西丁,而是聊聊它的“儿子”——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在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是继非那西丁之后全世界应用最广泛的退热药。APAP的退热止痛效果可谓神速,一般用药后1-2小时就可以退烧,同时还可缓解一些轻中度的疼痛,在西方各国几乎被当作“神药”。然而,凡事都有正反两面,对乙酰氨基酚退烧虽快,反弹也快。如果感冒病因不除,或者患者本身体弱多病,往往退烧后1-3小时会再度发烧,还得再用,用后退烧,然后再发烧,如此反复,严重的病人可能会持续发烧一至几个月。所以说,对乙酰氨基酚是一个纯粹退烧的药,并不能去除引起感冒的病毒,更不用说去除继发的细菌了。

值得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治疗女性白癜风疾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gongnuan.com/hbyx/9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