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每日速记

文章来源:固定性药疹   发布时间:2017-9-29 18:05:07   点击数:
 1,注射剂各溶剂的区分

注射剂常用的溶剂有四种,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区分。

容器的洗涤:

粗洗:饮用水

精洗:纯化水、注射用水

溶剂或稀释剂:

口服、外用制剂:纯化水

注射剂、滴眼剂:注射用水

注射用灭菌粉末、注射剂:灭菌注射用水

提取剂:

饮片提取溶剂:饮用水(除另有规定外)

注射剂、滴眼剂等灭菌制剂所用饮片的提取剂:纯化水

2,醌类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醌类化合物知识点总结:结构特点:醌类化合物其主要结构是具有不饱和酮的结构,根据结构可以分为:苯醌、萘醌、菲醌、蒽醌。苯醌:基本结构为苯环上连有两个羰基,代表中药为软紫草萘醌:基本结构为两个并联的苯环连有两个羰基(多数情况下两个羰基在同一个环中)代表中药为紫草和软紫草菲醌:基本结构为三个并联呈角型的苯环,代表中药为丹参蒽醌:基本结构为三个并联呈线性的苯环,根据环上羟基的位置又分为大黄素型和茜草型两种结构。代表中药有大黄、芦荟、茜草、虎杖、何首乌、决明子性质特点:醌类化合物结构上连有的基团种类和数目会对其酸碱性产生影响,以下是影响其酸碱性的规律:含羧基的强于含两个及两个以上β-OH的强于含有一个β-OH的,强于含有两个及两个以上α-OH的,强于含有一个α-OH的。游离的醌类多具有升华性,可用升化法提取,微溶或不溶于水小分子苯醌、萘醌有挥发性,可用于水蒸气蒸馏法(注意以后要学习的香豆素中的小分子香豆素也是具有此性质的)常见的显色反应:注意经常用的是无色亚甲蓝反应和K-C反应,这两个反应主要是蒽醌和萘醌产生阳性结果,可以区别于其他物质。(注:大黄中因为含有蒽醌类化合物所以贮存2年以上会发生变质,不能长期存放)

,糖和苷的重点知识总结

在糖和苷中主要的是糖和苷的分类及代表物质。糖的分类:1.单糖:常见的有五碳醛糖、六碳醛糖、甲基五碳糖、六碳酮糖、六碳糖醛酸2.寡糖:非还原糖、还原糖糖的反应:氧化反应:葡萄糖银镜反应、菲林反应、溴水氧化羟基反应:醚化反应、酰化反应、缩醛和缩酮化反应、硼酸络合反应苷的分类:1.根据苷键分类:氮苷(腺苷、巴豆苷)、氧苷(苦杏仁苷)、硫苷(萝卜苷、芥子苷)、碳苷(芦荟苷、牡荆苷)。(水解性依次减弱)2.根据存在状态:原生苷、次生苷苷键的裂解:酸水解:水解难易:呋喃糖苷吡喃糖苷;酮糖苷醛糖苷;五碳糖甲基五碳糖六碳糖糖醛酸;2,6-去氧糖2-去氧糖6-去氧糖2-羟基糖2-氨基糖碱水解:(了解即可)酶水解:β-果糖苷键的断裂用转化糖酶,β-葡萄糖苷用杏仁苷酶,α-葡萄糖苷用麦芽糖酶

4,中药的不良反应

(1)副作用:副作用是指在治疗剂量下所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如患者在使用麻黄治疗哮喘时,会出现失眠现象,这是因其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大黄泻热通便治疗热结便秘,而其活血祛瘀功效所导致的妇女月经过多就成为大黄的副作用。

(2)毒性反应:毒性反应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产生的对机体组织器官的损害性反应,一般后果较严重,有时较难恢复。急性毒性是指有毒中药短时间内进入机体,很快出现中毒症状甚至死亡。慢性毒性是指长期服用或多次重复使用有毒中药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特殊毒性包括致畸、致癌、致突变。

()变态反应: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受到中药刺激后产生的病理性免疫反应,最常见的是过敏反应。虎杖、两面针等引起猩红热样药疹;当归、丹参、穿心莲等引起荨麻疹;蟾蜍、蓖麻子、苍耳子等引起剥脱性皮炎;槐花、南沙参等引起丘状皮疹;牡蛎、瓦楞子等可引起过敏性腹泻;丹参注射液、双黄连注射剂、鱼腥草注射液等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4)后遗效应:后遗效应又称后作用,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物效应。如服用洋金花等可致次日口干、视物模糊。

(5)特异质反应:特异质反应是指少数人应用某些中药后,所产生作用性质与常人不同的损害性反应。如蚕豆引起溶血性黄疸,是因为患者红细胞膜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不足或缺失所致。

(6)依赖性:依赖性是指反复或长期应用某些中药,患者产生心理或生理依赖,一旦停药,就出现戒断症状(如兴奋、失眠、出汗、呕吐、震颤,甚至虚脱、意识丧失若此时给予适量该药物,症状立即消失。如长期服用牛黄解毒片、应用风油精等出现精神依赖;罂粟壳、麻黄等出现生理依赖性。

5,生物碱的分类及相关性质

生物碱的分类:(生物碱是一种常见的含氮有机化合物,氮通常在环中,有机胺类除外)

生物碱常见的种类有:

1、吡啶类:①简单吡啶类:烟碱(有挥发性)、槟榔碱(挥发性)、槟榔次碱、胡椒碱。(简单吡啶类生物碱多以液体形式存在)

②双稠哌啶类(奎若里西啶母核):苦参碱、氧化苦参碱

2、吲哚类:士的宁、利血平(有荧光性)

、莨菪烷类:主要是由莨菪烷三位碳上的醇羟基与有机酸缩合形成的酯

4、异喹啉类:①简单异喹啉类

②苄基异喹啉类

③原小檗碱

④吗啡烷类

生物碱多为左旋体,但是阿托品是莨菪碱的外消旋体。生物碱的碱性排序:胍基季胺碱含氮的烷杂环脂肪胺芳香胺酰胺

6,中药化学中提取方法的比较

常用的提取方法有溶剂法、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关于溶剂法:常见的有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法、连续回流法。这几种方法中,浸渍法和渗漉法属于“冷提”,在常温下即可以进行,但是提起效率较低;煎煮法、回流法、连续回流法属于“热提”提取效率较高,但是不适宜提取挥发性或者受热易受破坏成分的提取;渗漉法和回流法是比较耗费溶剂的,但是煎煮法提取的含有较多杂质,连续回流法用到的特殊仪器是索氏提取器,较回流法省溶剂但是时间较长。关于水蒸气蒸馏法:常常用于具有挥发性能够随水蒸发,但是又不溶于水的成分的提取。关于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常常用的超临界流体是二氧化碳。因为上述各种提取方法对物质的提取都含有杂质所以,在提取之后,经常用到分离的方法,将有效成分和杂质进行有效的分离。

7,各类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之补虚药(1)药理作用:增强免疫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功能、调节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功能、调节物质代谢、改善学习记忆能力、促进造血功能、延缓衰老。

(2)有效成分:人参多糖及人参皂苷(人参)、党参多糖(党参)、黄芪多糖及黄芪皂苷甲(黄芪)、当归多糖及阿魏酸(当归)、枸杞多糖(枸杞子)、麦冬多糖及麦冬皂苷(麦冬)、虫草多糖及虫草素(冬虫夏草)、甘草甜素及甘草次酸(甘草)、淫羊藿苷(淫羊藿)等。

()作用机制:1)改善学习记忆功能:调节大脑兴奋与抑制过程;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提高脑组织抗氧化能力;改善大脑能量供应;增加脑内蛋白质合成等。2)补虚药的延缓衰老作用与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有关。还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调节物质代谢、调节内分泌系统功能等多种途径产生延缓衰老作用。

8,重点知识总结中药化学是中药专业知识一中比较重要的内容,以下是对相关内容的一个总结:有关常用的提取溶剂:常见溶剂的极性顺序:水甲醇乙醇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醚氯仿苯四氯化碳石油醚其中正丁醇是一个分水岭.其前边的是极性较大的溶剂,后边的是极性较小的溶剂,我们常根据物质的极性差异来选择不同的提取溶剂(利用的是相似相溶的原理)。水多用来提取苷、生物碱盐、鞣质、氨基酸、蛋白质、多糖等;甲醇和乙醇多用于除蛋白质多糖之外的物质的提取;乙酸乙酯、乙醚、氯仿、苯多用于甾类、萜类和挥发油、生物碱等的提取。

我们的宗旨:就是让您赢在起点!!

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您成功取证!!









































北京白癜风去哪治的好
北京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gongnuan.com/jbzs/91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