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外敷疗法为通过外敷方式进行治疗,让皮肤从外面直接吸收。而不是通过粘膜吸收。
中文名
外敷疗法
外敷方法,又名敷贴,是将药物敷在体表特定部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民间疗法。
1.如果所用的药物属于干品,不含有汁液,就将药物研为细末,然后加入适量的调和剂(如鸡蛋清、酒、水、蜜等),调成干湿适当的糊状敷用。如果所用的药物本身含有汁液,如大蒜,就将药物捣成糊状敷用。
2.让病人采取适当的体位,先将所要敷药的部位用水洗净,待干后将药敷上。若所敷部位毛发较密,可先剪去一些毛发再敷药。有的敷后接治疗要求,还要用纱布或胶布固定,以防药物脱落。
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一、禁忌证
皮肤过敏,易起血疹、水泡的患者,慎用外敷疗法。
二、注意事项
1.根据病情,确定用外敷疗法作主要治疗还是作为辅助治疗。
2.注意调好药物干湿程度,以既不易流脱,又可以粘着为适当。若药物变干,则应随时更换,或加调和剂调匀后再敷上。
3.敷药的温度要适当,一般治寒证宜热(注意不要烫伤皮肤),治热证宜凉。
4.在穴位敷药时,要尽量对准穴位。
5.如果敷药后出现血疹、水泡等,则应洗去药物,暂停外敷,并注意保持皮肤清洁,以防感染。若水泡较大,可用注射器抽去积水,再涂上龙胆紫药水,盖上消毒敷料。
词条标签:
疗法,医学
外敷偏方编辑讨论
《外敷偏方》是年10月1日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谭红。本书主要介绍了药物外敷的基本知识及药物外敷治疗常见病偏方。
书名
外敷偏方
作者
谭红
ISBN
6
类别
健康/两性
出版社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年10月01日
地区
大陆
语言
简体中文
目录1内容简介
2图书目录
内容简介编辑
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它所倡导的传统养生保健、疾病诊疗方法,以价格低廉、简便易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近十几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亦掀起了一股“自然疗法”的热潮,因此,挖掘整理中医药学传统精华,编写适合人民群众、世界各地华人家庭适用的健康丛书,会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纵观近三十年来偏方、验方类丛书,大都有一条基本的规律,那就是采用分类、分病的方法,或薄或厚,多偏重于小方、简药;多偏重治疗和以类统方,很少有辩证与方药有机结合,更罕见...[1]
图书目录编辑
药物外敷的神奇疗效
(一)什么是外敷疗法
(二)外敷疗法为什么能治病
(三)用什么做外敷
(四)外敷法与内服法有什么不同
(五)外敷法的起源
(六)药物外敷有几种操作方法
(七)热敷法简介
(八)冷敷法简介
物外敷治疗常见病偏方
(一)药物外敷治疗内科疾病偏方
1.感冒
2.咳嗽
3.哮喘
4.呕吐
5.胃痛
6.腹痛
7.腹胀
8.腹泻
9.便秘
10.痢疾
11.冠心痛
12.高血压病
13.失眠
14.黄疸
15.胁痛
16.肝硬化腹水
17.淋证
18.癃闭
19.尿频、遗尿、小便失禁
20.尿浊
21.水肿
22.腰痛
23.头痛
24.眩晕
25.中风
26.自汗、盗汗
27.癌性疼痛
28.发热
29.中暑
30.痹证
31.肥胖
32.鹤膝风
(二)药物外敷治疗外科疾病偏方
1.疖
2.痈
3.褥疮
4.丹毒
5.痔
6.急性阑尾炎
7.急性肠梗阻
8.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参考资料
1.class="gotopanchor"data-linktype="2"name="refIndex_1_"style="color:rgb(,,);width:15px;height:14px;overflow:hidden;display:inline-block;margin-right:4px;float:left;margin-top:3px;background: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