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用药讲堂正确认识药物不良反应,莫让

文章来源:固定性药疹   发布时间:2021-7-12 12:53:32   点击数:
 北京治皮炎好的医院 http://m.39.net/disease/a_9118499.html

开讲啦

本期主讲:魏华

主讲人魏华简介:

哈医大一院临床药师

主管药师,硕士研究生

本期关键词:不良反应

课程内容大纲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品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治病,也可能产生不良反应,甚至造成致畸、致残、致死等严重不良反应。在生活中,我们时常见到这样的患者,用药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却不能正确识别,导致停药不及时,处理不得当,从而出现严重后果。还有一部分患者因为过分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在身体出现疾患时,仍固执地拒绝使用药物治疗。那么,什么是药物不良反应,都会出现哪些症状,又该如何应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药物不良反应。

什么是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药物之所以会产生不良反应,是因为大多数药物都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当其中一种药理作用作为治疗目的时,其他药理作用就变成了不良反应,二者可以发生转换。药物不良反应是药物的固有属性,因此,在一般情况下,药物不良反应是可以预知的,但不一定能够避免。

哪些反应属于药物不良反应

1

副反应

药物选择性低,正常用法用量使用药物时,出现的和药物药理活性相关,但是和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称为副反应,通常也称为副作用,药品不良反应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此类不良反应多数较轻微,可以预防。例如阿托品用于解除胃肠痉挛时,可引起口干、心悸、便秘等副作用。

2

毒性反应

毒性反应是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毒性反应一般是可以预知的,应避免发生。急性毒性反应多损害循环、呼吸及神经系统功能,慢性毒性反应多损害肝脏、肾脏、骨髓、内分泌等功能。致畸、致癌、致突变反应也属于慢性毒性范畴。例如万古霉素等对耳蜗神经可造成损害,产生听力减退或耳聋,该损害是进行性而不可逆的,停止用药后仍可继续加重,因此应用此类抗生素应特别慎重。

3

后遗效应

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残留的药理效应。例如服用巴比妥类催眠药,次日晨起可出现乏力、困倦等“宿醉”反应。

4

变态反应

变态反应是一类免疫反应,也称过敏反应,常见于过敏体质病人。变态反应的严重程度差异性大,与剂量无关,从轻微的皮疹、发热到肝肾损伤、造血系统抑制、再到休克,甚至死亡。变态反应可能有一种症状,也可并发多种症状。停药后反应逐渐消失,再次使用可能再发。例如青霉素可引起过敏性休克,用药前应进行皮试,阳性反应者应禁用该药物。

5

继发反应

继发反应是药物治疗作用之后出现的一种反应,也被称作治疗矛盾。例如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后,肠道内正常菌群结构被破坏,从而引起二重感染,导致肠炎或继发性感染。

6

特异性反应

少数特异体质病人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不同于常人,但与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反应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正比,此类反应为先天遗传异常所致。例如有些患者红细胞中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体内还原型谷胱甘肽不足,服用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如伯氨喹、阿司匹林、非那西丁、磺胺类、维生素K等药物时,均可引起溶血反应。

7

药物依赖性

长期使用某种药物后,药物作用于机体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由于药物的种类繁多,用药的途径和方法不同,存在个体差异,致使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非常复杂。

药物方面原因

1.药物的理化性质、化学结构、剂量、剂型和给药途径:例如口服药物脂溶性越强,胃肠道越容易吸收,短时内易发生不良反应。再比如用药量过大,易发生中毒反应,甚至死亡。而沙丁胺醇气雾剂与口服剂型比较,气雾剂无首过效应,给药剂量小,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2.连续用药时间:如连续用药时间长,则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例如同剂量服用安体舒通,长期服药男性患者乳房增大发生率显著增加。

3.药品质量:同一种药物,不同工艺和不同原辅料,去除杂质程度不同,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同。例如氨苄青霉素中的蛋白质可引起药疹。

4.药物相互作用: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单药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

机体方面原因

包括种族差异、性别差异、年龄、用药者的病理状态、个体差异等因素。例如老年人由于脏器功能退化,排泄药物慢,导致药物的半衰期延长,而老年人的血浆蛋白低,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增加,因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婴幼儿器官功能发育不健全,代谢和排泄药物能力缓慢,对药物的敏感性高,因此易发生不良反应。而病理状态能影响机体各项功能,同时也影响药物的作用,如腹泻时,口服药物吸收差,作用减弱;而肾病患者,易产生低蛋白血症,导致血药浓度升高,从而引起不良反应。

正确认知药物不良反应,合理使用药物,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从而保障用药安全。对于以下常见的错误观念,应积极纠正,正确对待。

观念一:抗菌药物随便用

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显示,报告数量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药物。其中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较多,目前较为常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有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依诺沙星、诺氟沙星、加替沙星、芦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可引起肌腱炎、肌腱病变、重症肌无力恶化、周围神经病变、严重心率失常、超敏反应、中枢系统病变、血糖紊乱、光毒性等严重不良反应。患者使用该类药物时,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gongnuan.com/xgyy/1601247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