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这些天,网上出现这样一个贴子,《夏天来了:吃这些药,一定躲着太阳走!》。贴子里说:一位女士逛了一趟露天菜市场,皮肤变得又红又痒,最后被确诊为光敏性药疹。
药疹又叫药物性皮炎,是指药物通过口服、外用和注射等途径进入人体,导致的皮肤黏膜炎症。贴子里的女士患有高血压,她服用的复方降压药里含有氢氯噻嗪,这就是引发光敏性药疹的罪魁祸首。一些中老年人需要常年服用降压药,但是对于光敏性药疹,多数人都很陌生。
回过头来,再翻这篇贴子,除了含有氢氯噻嗪的降压药,还有些抗菌药、利尿药、抗精神病药、抗心律失常药、痤疮和银屑病治疗药等,都可能引起光敏性药疹。这段时间,夏季来临,光敏性药疹的比例有所增加。
医院皮肤科主任柳曦光介绍,因为现在紫外线很充足,有些药物吃了以后,它对紫外线就敏感了,就容易引起药物性的日光性的皮炎,在处方的时候可能会写一个注意事项——要防晒。
医院药剂科主任张愈东提醒,敏感的人,要尽量回避吃这类药品,因为相同作用的同类药品也存在。
如果不得不服用光敏性药物,太阳伞、遮阳帽和防晒霜,就得是必备品。光敏性药疹,容易发生在直接暴露于阳光下的部位。人的体质存在差异,采取防晒措施之后,还是对紫外线敏感,就得想法设法降低身体的光敏性了。
医院皮肤科主任柳曦光介绍,有一种药物叫羟氯喹,除了可以治疗红斑狼疮,它也可以治疗,光敏性的皮肤病,吃了药以后,对紫外线就不是很敏感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只有一小部分人群会出现光敏性药疹。而且,国家对可能引发光敏性药疹等不良反应的药品,是有严格要求的。
医院药剂科主任张愈东说,万分之几,十万分之几出现一例的时候,都应该在说明书上,给予标识,在出现这个问题的时候,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向药监部门上报,ADR不良反应事件,这个药品在下一步的研制过程中给予完善,说明书上给予充实。
看来,以后吃药之前,先得好好阅读一下使用说明,这样才能避免各种可能的不良反应。
夏季吃药,可要多加注意呀!~
来源:掌上海门
海门时光-TIMES
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