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过敏的治疗方法药物过敏的误区

文章来源:固定性药疹   发布时间:2021-6-24 16:42:18   点击数:
 点击蓝字   药物过敏的治疗方法药物过敏的误区

  1、药物过敏的治疗方法

  一旦发生药物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此药,医院治疗或抢救,离医院远的可先就地治疗并抢救。医院进一步检查与处置。

  如果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应给抗组织胺药物,肌肉注射或静脉给药,如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维生素c、地塞米松、赛庚啶、扑尔敏、敏迪、息斯敏、皮炎平霜、1%氢化可的松软膏、樟脑酊等。

  2、药物过敏如何检查

  实验室检查方面,皮肤划痕、皮内试验常用以检测患者对青霉素或碘化物有无敏感性,对防止过敏性休克反应有一定价值,但对预防药疹发生的意义不大。体外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及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等已用于临床致敏原的检测,但仅对部分药物可靠,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有一定参考价值。

  3、药物过敏如何诊断

  鉴于药物反应范围广泛,表现复杂,且多具特异性,要确定诊断有时比较困难。对于药疹的诊断,目前仍以临床病史为主要依据,再结合皮疹表现和皮肤划痕、皮内试验等,并除外其他疾病的可能性,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如何预防药物过敏

  1、在用药前,首先明确诊断,不要在病情未搞清前,采用多种药物围攻,以为总有一种药物会产生效用,这样易出现不必要的药物反应。

  2、对所用药物的成分、性能、适应证、禁忌证、副作用、配伍禁忌等应全面熟习掌握,做到不滥用、错用、多用药物。

  3、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特别是对有过敏性体质者更不可忽视。对有过药物过敏反应者,应注意交叉敏感或多源笥敏感反应的发生。

  4、用药应有计划性,剂量不宜过大,种类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久,并定期观察,特别是应用有一定毒性的药物,如免疫抑制剂、抗癌药物等,更应严密观察,经常检查血象等。

  5、某些器官有功能障碍时,常对某些药物不能耐受,如患肾病者需慎用重金属药物。

  6、在用药期间应注意一些警告症状或不耐受现象,如皮肤瘙痒、红斑或发热等,一旦出现应考虑立即停药。

  7、凡已发生过敏性药物反应者,都应发给药物禁忌卡,注明致敏药物名称及反应类型,以供复诊时参考。

  药物过敏的误区

  误区:用过的药不会引起过敏反应

  易被人忽视的是,以往曾用过或经常用但从未引起过敏的药物也可能引起过敏。再者所用药物的厂家不同、同一厂家所生产药物的批次不同(药物内所含杂质不同),这些都能成为引发过敏的诱因。所以,青霉素之类的药物没有连续用药而再用时,都必须重做过敏试验。

  误区:药量小就不会过敏

  这是将药物过敏与药物毒副作用混为一谈。药物的毒副作用可通过减少用量而减轻,但药物过敏反应的决定因素是药物本身,与剂量无关。例如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者,临床上常采用小剂量分批注射,但事后绝大多数人均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过敏反应。有的患者即便是闻到青霉素的气味也能引发过敏性休克。

  误区:过敏反应发生在用药时或用后不久

  药物过敏反应不只发生在用药当时,有些药物过敏反应是有潜伏期的。如一些药物可能在几个月,甚至若干年后才发生以皮疹为主要表现的过敏反应。常见于治疗糖尿病、甲亢或痛风的药物;痢特灵引起的过敏反应,不少就发生在用药后20余天。

  误区:中药不会引起过敏

  有人认为只有西药才会引起过敏,中药不会过敏。诚然临床引起过敏反应者以化学合成药物为多,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毒素与血清、镇静催眠药等。然而,有些中草药亦可引起严重过敏反应,发生休克、剥脱性皮炎等。近年来报道较多的有穿心莲、大青叶、板蓝根等中成药,其过敏表现以荨麻疹和固定药疹最常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gongnuan.com/yfzl/1601245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