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按临床表现,属于水疱型;按病毒特点,属DNA病毒-小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前驱期较短,不超过24小时即出疹。皮疹先发于躯干,渐波及头面部和四肢,呈向心性分布。初为红色针尖大小的斑疹,后迅速成丘疹,数小时后即为绿豆大小的水疱,可为椭圆形,疱壁薄易破,2-3天干燥结痂,以后痂脱而愈,病程2周。在儿科中可见的异型有大疱型水痘及新生儿水痘。偶尔发生少见的并发症有水痘脑炎、肺炎、急性脑病等。
麻疹:按病毒种类属于RNA病毒-付粘液病毒-麻疹病毒引起,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潜伏期9-11天,前驱期通常3天左右,热度上升,卡他症状明显。发疹的部位从耳后-面颈-胸背部-四肢,疹子的形态是玫瑰色斑疹或丘疹,疹间可见正常皮肤。还可有内疹出现,那就是发病1-2天后在颊粘膜发生koplik斑。常合并支气管肺炎、喉炎、肠炎、脑炎、心功能不全等,病程10-14天。
风疹:属于小DNA风疹病毒引起,多发于幼儿,潜伏期5-20天,发病前可有轻度发热,发疹情况从面部-躯干-四肢,疹形为淡红色斑疹或丘疹,内疹表现为软腭斑疹或瘀点,合并颈及枕后淋巴结肿大。孕妇如患病可致胎儿畸形。
幼儿急疹:冬春季小流行,可能由病毒(柯萨奇病毒)所致,又称婴儿玫瑰疹,或称第六病。多见6个月-2岁,潜伏期10-15天,无前驱症状,常突发高热,体温上升至39-40度,3-5天体温骤退时出疹,先发生颈部-躯干-上肢下腿-面部。疹形为玫瑰红色斑丘疹,无内疹。合并有颈,枕后淋巴结肿大,偶有中耳炎和支气管炎。
手-足-口症: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Coxasckievirus)A组16、4、5、7、9、10型,B组2、5、13型;埃可病毒(ECHOviruses)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其中以EV71及CoxAl6型最为常见。多为接触感染和飞沫传播患病。好发于学龄前儿童,尤以1-2岁婴幼儿最多,发病以4-9月为主,可引起小范围流行,潜伏期4-7天,一般全身症状较轻,发疹前可有微热,头痛,咽峽炎、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发疹特点是指(趾)背面及侧缘、包括臀部出现水疱,口腔的硬腭、颊部齿龈及舌部出现疼痛性水疱,呈米粒至碗豆大小,半球状或椭圆形,疱壁薄,内容清,呈珠白色。水疱数目不多,但亦可见50个以上。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要引起警惕。一般病程约7-10天,很少复发。
传染性软疣:由痘病毒中传染性软疣病毒引起,潜伏期14-50天,其特点是皮肤上出现发生腊样光泽的小丘疹,顶端凹陷,能挤出乳酪状软小体。数目不等,不融合,一般6-9个月可消退,但也有持续几年者。
临床上常见的急性发疹性疾病包括:病毒引起的如风疹、麻疹、幼儿急疹、传染性红斑;细菌引起的有猩红热;药疹等,对于急性发疹性皮肤病的诊断思路参考如下:
年龄2岁以内的要考虑幼儿急疹,儿童患者要考虑风疹、麻疹、传染性红斑以及猩红热,青年患者主要考虑风疹、药疹及麻疹。成人患者药疹。
询问病史首先应询问患者传染病患者的接触史、服药史;了解发病前的前驱症状及其时间、性质。了解患者有无发热以及发热程度;发热持续时间是否伴有呼吸道症状;先出现皮疹后发烧还是先发热后出皮疹。
先出现高热者要考虑是麻疹、幼儿急疹及猩红热。麻疹及幼儿急疹的高热常持续3-5天,猩红热的高热持续1天。麻疹常伴有明显的卡他症状,猩红热则伴有明显咽痛。
先出现皮疹,在皮疹加重后才发烧考虑药疹。药疹尚有服药史。幼儿急疹的特点是热退后疹出。
体格检查
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麻疹及猩红热患者的一般情况较差;发疹型药疹的患者一般情况较好。检查颈部和枕部淋巴结,风疹、麻疹、幼儿急疹均有淋巴结肿大;而药疹常无淋巴结肿大。检查口腔黏膜及咽部,麻疹可见颊粘膜的柯氏斑;风疹可见软腭斑疹或者瘀点;猩红热可见扁桃体红肿及杨梅舌。
皮疹特点风疹皮损为淡红色,稀疏分布于全身;麻疹皮疹为鲜红色指暗红色,泛发于全身,面部皮疹较明显;传染性性红斑皮疹为玫瑰色水肿性红斑,先出现于面颊,蝶形分布;猩红热皮疹为弥漫性细小密集的红斑,皮肤皱褶处皮疹更密集,口周有苍白圈。
处理病毒性发疹主要给予休息、对症治疗,隔离患者。猩红热给予青霉素治疗,隔离患者。药疹处理原则是停用一切可疑药物,多饮水或者静脉输液以促进体内药物排泄,轻者给予抗组胺药物,重者家用皮质类固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