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28岁,因急性荨麻疹给予氯雷他定10mg口服。约15分钟后,患者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继而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不清,BP67/30mmHg(9/4kPa),在此期间未服用其他任何药物。经诊断为氯雷他定致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抗休克处理,20分钟后意识转清,呼吸平稳,血压逐渐回升,约1小时后BP97/75mmHg,休克纠正。(资料来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年8月第19卷第8期)
点评:
本例氯雷他定致过敏性休克,可能与患者特异性体质有关,其反应机理有待探讨。氯雷他定致过敏性休克罕见,提示临床应用时应详细询问过敏史,注意观察其不良反应。
氯雷他定致固定性药疹患者男,23岁,因唇黏膜、阴囊、包皮红斑、糜烂、水肿3天来院就诊。2周前因鼻炎服用氯雷他定1片,口唇出现丘疹、糜烂,继续服用氯雷他定,到第3天唇部皮疹增多,阴囊出现红斑,包皮水肿,自觉瘙痒。近1个月无其他药物使用史。根据用药史及发病部位、皮疹特点,初步诊断为固定性药疹。遵医嘱停服氯雷他定,给予抗过敏及抗感染治疗。治疗第2天包皮水肿消退,第3天皮疹显著改善,1周后皮疹基本消退。(资料来源:《江西医学院学报》年第46卷第4期)
点评:
临床上我们常见的致敏药物主要以抗生素类、解热镇痛类为主,而抗过敏药引起药疹少有报道,由氯雷他定引起则未见报道。因此,在临床上应警惕这类药引起的过敏。
氯雷他定致毛发脱落迟发性过敏反应患者男,73岁。因长医院就诊,给予氯雷他定分散片,每早1片。服用6天后,湿疹未见好转,双下肢出现栗粒样玫瑰色疹,伴水肿,自觉瘙痒,仍诊断为湿疹。服用氯雷他定两周后患者出现大面积鳞片状反复脱屑,头痛,毛发及阴毛脱落,食欲不振。无药物过敏史和家庭过敏史。诊断为氯雷他定过敏、多发性湿疹。经用药治疗后症状有所好转,至1个月后症状得到较明显缓解。(资料来源:《药物不良反应》)
点评:
本例患者用药6天后出现较严重又属罕见的毛发、阴毛脱落属于迟发性不良反应。患者又有服用氯雷他定史就容易被医务人员忽视发生过敏的可能性。患者较长时间患湿疹,湿疹症状也影响氯雷他定过敏症状的确诊。经全面检查后确诊是“氯雷他定”过敏。
氯雷他定致过敏性紫癜(关节型)患者男,35岁,就诊前1周出现喷嚏、鼻痒症状。前往药店就诊,考虑为过敏性鼻炎,予以氯雷他定10mg口服,1次/d,3天后患者出现双上肢腕关节及双下肢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医院治疗4天症状无缓解,遂来本院就诊,诊断为过敏性紫癜(关节型),予以停用氯雷他定,加用地塞米松、VitC、芦丁、钙剂治疗1周后,患者症状缓解,2周后痊愈。(资料来源:《四川医学》年2月第31卷第2期)
点评:
氯雷他定常见不良反应有口干、头痛、胃肠道不适、肝功能异常等。本例患者产生的严重不良反应,虽属罕见,也提示广大医务工作者,在临床治疗中,应高度警惕氯雷他定引起的严重药物过敏反应。
氯雷他定致全身过敏反应:红斑、全身瘙痒患者男,28岁,因过敏性鼻炎给予氯雷他定10mg,1次/d;呋麻滴鼻液。两天后,病人出现面色潮红,四肢、胸部、腹部可见红斑,并融合成片,伴有全身瘙痒等症,来院就诊。因以前滴用呋麻液无不良反应,确诊为氯雷他定过敏。嘱立即停用氯雷他定,给予抗过敏处理。三天后红斑基本消退,给予马来酸氯苯那敏、维生素C、地塞米松等治疗,一周后基本痊愈。(资料来源:《齐鲁药事》Vol.25,No.1)
点评:
氯雷他定本身为抗过敏药,用药后引起过敏反应较少见,应引起临床注意。在诊疗过敏反应时,如发现皮疹增多,病情加重或出现其他过敏反应时,应考虑是否为治疗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
氯雷他定加重皮肤过敏反应:皮疹、瘙痒、轻度水肿患者女,33岁,因皮肤过敏,发生米粒样丘疹,入院就诊。给予氯雷他定,10mg/次,1次/d,未见好转,同时双腿出现荨麻疹,伴瘙痒,第三天加重为片状皮疹,瘙痒加重,并伴有轻度水肿。无其他用药史,怀疑氯雷他定加重过敏反应,立即停用此药。给予氯苯那敏、VitC、葡萄糖酸钙。当晚,皮疹、荨麻疹均有好转,瘙痒减轻,次日水肿逐渐消退。(资料来源:ChinJConvalescentMed,Jan.,Vol.17,No.1)
点评:
本例患者服用氯雷他定后,出现皮肤片状皮疹伴水肿的严重不良反应,实属罕见。提示广大医务工作者,在临床治疗中,应高度警惕氯雷他定引起的严重药物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