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细辛附子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牙痛伴药疹

文章来源:固定性药疹   发布时间:2016-11-24 22:28:19   点击数:
 

赵某,女,58岁,云南省昆明市人,年5月就诊。

牙龈肿痛2周,药物性皮疹3天。

患者既往有甲亢病史,医院治疗,转为甲减,长期服用治疗甲亢、甲减的西药。此次于2周前发作牙龈肿痛,自服“消炎药”、“清火药”无好转。

5天前就诊于私人诊所,予静脉滴注头孢噻肟钠、甲硝唑抗炎治疗两天,牙龈肿痛无好转,反而出现药物过敏,全身长皮疹、瘙痒,口服抗过敏药无效,遂来云南中医学院门诊部到我处就诊。

刻诊:神差,行动迟缓,家属扶入诊断室,语低声微,满脸浮肿,双目难睁,牙龈肿痛,全身散在粉红色药疹。舌质紫黯,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白滑,右脉沉细无力,左脉沉细而滑。

辨证考虑:阴寒内盛,虚阳上浮,水饮停聚。方拟麻黄细辛附子汤合五苓散加减:

制附片(先煎)15g,生麻黄8g,北细辛6g,茯苓20g,泽泻20g,猪苓10g,桂枝15g,炒白术12g,肉桂6g,川牛膝12g,砂仁(打破后下)10g,骨碎补15g,紫草15g,玄参12g,白芷15g,炙甘草6g。

3剂,水煎服,两日一剂。

患者服药三剂,一周后复诊,牙龈肿痛痊愈,满脸浮肿亦霍然消退,全身药疹消散,唯剩右前臂稀疏几处皮疹。续以上方加减三剂善后。

按:

患者既往有甲亢病史,后西医治疗转为甲减,长期服用治疗甲亢、甲减的药物,伤及阳气,以致虚阳浮越于上,阳虚阴盛,发为牙龈肿痛。

证属阳虚,故服“清火药”无效。

又因药物过敏,药毒蕴积体内,更伤阳气,真阳耗伤,风邪、水饮、阴邪泛滥,发为药疹、浮肿。证属阳虚阴盛,故以麻黄细辛附子汤合五苓散加减。

方中制附片、肉桂、骨碎补温阳补火消阴,五苓散、白芷、北细辛化气行水、疏风散邪,川牛膝、肉桂引火下行,砂仁回纳阳气,紫草、玄参清血中药毒。

诸药合用,浮阳归元、阴邪水饮消散,故病情消退。

作者简介

汪剑(-),男,四川峨眉人,博士,在站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在站博士后。现任云南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与医史文献教研室主任。任教于云南中医学院,主讲《中医各家学说》等课程。坐诊于云南中医学院门诊部,主诊中医内科、中医儿科、中医妇科。以发扬扶阳学派郑钦安扶阳心法、易水学派李东垣脾胃学说,并结合伤寒六经辨证为临证特色,擅长运用扶阳法、理脾法治疗临床疑难病证。

坐诊地点:云南中医学院门诊部(昆明市尚义街与白塔路交界处)。周二、周四晚上,周日上午、下午。









































什么药治白癜风
最好白癜风医院咨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gongnuan.com/ystl/1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