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固定性药疹 发布时间:2021-11-20 17:05:13 点击数: 次
(图片来源于网络)今天的文章仍然围绕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的第一项来展开,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具体的内容。原文是这样说的:反复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呼吸道感染、运动以及过度通气(如大笑和哭闹)等有关,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剧。其中,“喘息”作为重点的关键词之一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介绍过了。接下来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就是变应原。变应原这个称呼听起来太专业,不好理解,转换成我们的日常用语,它实际上说的就是过敏原,两个是一回事。另外,专业领域内变应原也经常被称为致敏原或变态反应原,说的都是一个东西。为了统一起见,我们就用变应原这个说法。问题来了——什么是变应原?按照教科书上的说法,变应原(allergen)指的是凡经吸入或食入等途径进入体内后能引起IgE类抗体产生,并导致变态反应发生的抗原(antigen)性物质。把这个概念说给大家,对于非医学专业的人来说,不仅没明白什么是变应原,反而更糊涂了——IgE是什么?变态反应是什么?抗原性物质是什么?所以,有必要换个通俗的说法,变应原就是引起身体发生过度反应的物质,表达可能不严谨,希望有助于理解。按照进入人体的途径,变应原主要被分为吸入性变应原、食物变应原、药物和接触性变应原。(一)吸入性变应原主要有以下几类:①昆虫变应原:螨虫、蟑螂②真菌③植物变应原:花粉,如来源于蒿草、梧桐、葎草;植物纤维如木棉和除虫菊、烟草④动物变应原:家养狗、猫等宠物的脱落上皮、毛、唾液、尿液⑤羽毛:衣服、被褥、地毯等中的鸡、鸭、鹅、鸽等羽毛⑥衣着脱落纤维:毛毯、绒衣上脱落的毳毛⑦职业性吸入物,如棉纺厂、皮革厂、羊毛厂、橡胶厂和制药厂的气体和灰尘⑧屋尘:屋尘的成分比较复杂,它可能含有脱落的动物上皮与毛、脱落的人体上皮、螨虫、蟑螂的躯体碎片及其排泄物、真菌、细菌、花粉、丝、棉、尼龙、化纤等。(图片来源于网络)(二)食入性变应原食物变应原存在于常见的过敏性食物中,如牛奶、鸡蛋、花生、坚果果仁、小麦、荞麦等。海产类食物如无鳞鱼、海蟹、虾、海贝等。真菌类的食物,如各种蘑菇和竹荪等食用菌。而食物添加剂(色素、香精等)、防腐剂、保鲜剂和调味剂等已逐渐成为一类新的重要变应原。(图片来源于网络)(三)药物药物包括口服、注射、外敷和吸入等使用方法,少数患者用药后出现局部或全身的药物过敏反应,如药疹、阿司匹林过敏性哮喘、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等。(图片来源于网络)(四)接触性变应原多为某些日用化妆品,除表现为局部反应外,也可导致支气管哮喘发作。其种类很多,成分也较复杂,常用的如唇膏、脂粉、指甲油、擦脸油及染发剂等。(图片来源于网络)概括性地介绍了变应原,对于关心孩子而又爱思考爱动脑的家长们是不是又会有新的问题——这些变应原是怎么引起哮喘喘息发作的呢?不要着急,答案后续慢慢揭晓。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