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八稳手部皮炎的临床表现和防治策略
手部皮炎是一种影响社交的健康问题,得病率约为10%,在理发师、清洁工、医务工作者等特殊职业中得病率更高。近期,德国学者AntonovD在AmJClinDermatol上对手部皮炎的临床表现和防治进行了综述,现介绍以下:
临床表现手部皮炎是一组由不同缘由而至的异质性疾病。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或在1年内复发2次以上者为慢性手部皮炎,即便去除诱因也不容易减缓。常见的病因有外因(刺激性、过敏性和蛋白质接触性皮炎)和异位性皮炎,20%的病例没法找到病因。
无可靠的形态学特点用于辨别刺激性和过敏性慢性皮炎。慢性刺激性皮炎最常见的机制为积累性刺激,此时对皮肤屏障的亚临床伤害不足以引发急性反应,但在长时间内产生了积累性损伤。临床上明显的皮损不过是皮肤屏障功能紊乱的冰山一角。
典型的危险因素为湿润、去污剂、橡胶手套、频繁洗手。长时间接触弱刺激物和从事湿润的工作后,手背或指腹出现发红、干燥和脱屑,这些伤害逐步进展为裂隙、浸润和边界不清的斑块(见图1)。
图1.手部积累性刺激性(慢性)接触性皮炎。手背和手指境地模糊的红斑伴脱屑和裂隙
内源性手部湿疹是皮肤异位性素质的表现。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在病发中起到作用。在手部皮炎为唯一表现经常难以诊断,必须排除外源性缘由。在其他部位发现异位性皮炎的典型伤害和个人史和家族史有助于确立诊断。腕屈侧苔藓样变是典型伤害。
慢性手部皮炎常见的临床类型有角化过度皲裂型(36%)、水疱型(31.8%)和其他类型(钱币状、指尖型、角化过度型,各10%)。
水疱型湿疹或汗疱疹表现为掌指深在性水疱,瘙痒明显(见图2)。水疱自发性脱屑、消弱后,又有新水疱发出,应与掌跖脓疱病相鉴别。该型医治最困难。
图2.水疱性湿疹或汗疱疹
角化过度皲裂型也称为胼胝性湿疹,初发时为浸润性红斑、渗出,以后为干燥性角化过度和皲裂,可产生疼痛性裂隙。鉴别诊断包括角化过度型手癣、银屑病、掌跖角化病等。
钱币状湿疹表现为手背、指背盘状或钱币状斑块,表面脱屑,边沿有小水疱,可局限于手部,也可作为躯干和四肢泛发性皮疹的一部分。
指尖湿疹表现为指端红斑、干燥和脱屑,可产生疼痛性裂隙,常在冬季加重。可分为职业性或过敏性。牙医接触牙科材料如丙烯酸酯常发生指尖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指间湿疹发生于指间隙和指背,表现为红斑、皲裂和脱屑。戒指湿疹从戒指下方皮肤开始发疹,常与局部去污剂冲洗不干净有关,机械刺激也可能起到作用。手部皮炎的一个罕见类型为蛋白质接触性皮炎,起病时表现为接触性荨麻疹,随后表现为湿疹。
鉴别诊断许多疾病在形态学上可模仿手部慢性皮炎。常见的有手癣,常单侧散布,多伴随足部受累,表现为「两足一手综合征」(见图3)。另外一组需鉴别的典型皮肤病为脓疱型银屑病(见图4)与水疱型湿疹。
图3.手癣–两足一手综合征
图4.手掌脓疱型银屑病
银屑病(见图5)、毛发红糠疹和MF可蔓延至手足而模仿湿疹。另外,疥疮、大疱性类天疱疮、多形红斑、疱疹感染。固定性药疹、磨擦性水疱、扁平苔藓、化疗引发的手足综合征、迟发型皮肤卟啉病、鲍温病、放射性皮炎、副肿瘤性肢端角化病也需鉴别。
图5.手掌非脓疱型银屑病(寻常型银屑病)
预防手部慢性皮炎的预防可分为三级:
一级预防旨在限制危险因素暴露而下降发病率。二级预防旨在早诊断和适当医治减少得病率,手部皮炎应及时医治以防变慢性,还应查明相干刺激物或过敏原。三级预防旨在减轻伤害、减少致残,在手部皮炎中包括慢性病例的医治和康复,使患者能够正常工作和生活。
湿润工作的职业性暴露使手部皮炎的风险升高,对此,提出并在随机实验中验证的预防项目包括:
戴手套避免弄脏手和减少洗手频率,戴手套时间尽量短,戴手套前擦干双手,长时间从事湿润工作时在密封手套下加戴棉手套。
仅在明显变脏时才洗手,洗手后冲洗干净,使用保护性乳膏和润肤剂,有人提出了工作场所的「3步骤护肤概念」,即在暴露前使用保护性乳膏避免刺激物损伤皮肤、暴露后使用温和的清洁剂清洗、然后使用皮肤护理产品加强表皮屏障。
不戴戒指(戒指下可存留刺激物或过敏原)。
请他人公平地分担清洗和湿润工作,合理安排,在尽可能缩短湿润工作的暴露时间。
综上,手部皮炎的形态学模式对临床实践中作出正确诊断很关键,但临床模式与病因的相关性较差。应查明病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在医治方面,建议采取逐渐加强的方法进行医治。
北京白癜风在哪里做好早期白癜风该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