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为什么是“神药”?究竟有多“神”?我来告诉你
医院张丽芬
香雪制药8月16日发布公告,宣布全资子公司香雪剑桥中药国际研究中心(简称“香雪剑桥”)提交的板蓝根颗粒(4g/袋)用于缓解感冒及流感的注册申请获得了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的正式审评批准(销售许可证号:THR/)。厉害了!国民“神药”板蓝根颗粒被英国官方批准上市,中药国际化再下一城。
板蓝根是一味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经典中药材,由其制成的板蓝根颗粒则是一款国民居家必备的中成药,用于咽喉肿痛,扁桃腺炎、腮腺炎等病毒性感染疾患。
板蓝根声名大噪可以追溯到非典爆发的年,连同金银花一起成为国民对抗非典的利器,原药材的价格都一路飙涨到不可思议的地步。自此之后,手足口病、甲流、H7N9,每逢任何一种大小范围疫情的爆发,板蓝根都会作为防治药物走上台前,得到各路人马的隆重推荐。江苏卫生厅就做出特别推荐,指出板蓝根冲剂可预防H7N9禽流感。再加上板蓝根冲剂口味甜美,以至于人们有病时候冲一袋,预感到有病的时候冲一袋,没病的时候还要冲一袋,俨然成为国民心中的万能神药。
板蓝根颗粒为什么那么“神”呢?究竟有多“神”?让我告诉你。
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板蓝根的描述如下:
板蓝根的来源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indigoticaFort.的干燥根。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本品呈圆柱形,稍扭曲,长10~20cm,直径0.5~lcm。表面淡灰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横长皮孔样突起及支根痕。根头略膨大,可见暗绿色或暗棕色轮状排列的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体实,质略软,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气微,味微甜后苦涩。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本品呈圆形的厚片。外表皮淡灰黄色至淡棕黄色,有纵皱纹。切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气微,味微甜后苦涩。
苦,寒。归心、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温疫时毒,发热咽痛,温毒发斑,痄腮,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
9~15g。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南板蓝根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cusia(Nees)Bremek.的干燥根茎和根。夏、秋二季采挖,除去地上茎,洗净,晒干。
本品根茎呈类圆形,多弯曲,有分枝,长10~30cm,直径0.1~1cm。表面灰棕色,具细纵纹;节膨大,节上长有细根或茎残基;外皮易剥落,呈蓝灰色。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蓝灰色,木部灰蓝色至淡黄褐色,中央有髓。根粗细不一,弯曲有分枝,细根细长而柔韧。气微,味淡。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本品呈类圆形的厚片。外表皮灰棕色或暗棕色。切面灰蓝色至淡黄褐色,中央有类白色或灰蓝色海绵状的髓。气微,味淡。
(除横切面外)
同药材。
苦,寒。归心、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用于温疫时毒,发热咽痛,温毒发斑,丹毒。
9~15g。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品种分类1.马蓝,2.木蓝,3.蓼蓝板蓝根茶
板蓝根g
取板蓝根,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50℃),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0%,静置使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加入适量的蔗糖和糊精,压制成块,干燥,即得。
本品为棕色至棕褐色的块状物;味甜、微苦。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腮部肿胀;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见上述证候者。开水冲服。一次1块,一日3次。
板蓝根颗粒
板蓝根g
取板蓝根,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使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加入适量的蔗糖粉和糊精,制成颗粒,干燥,制成Og;或加入适量的糊精、或适量的糊精和甜味剂,制成颗粒,干燥,制成g;或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2~1.35(60℃),干燥,粉碎,加入适量的淀粉及湿润剂,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g,即得。
本品为浅棕黄色至棕褐色的颗粒;味甜、微苦,或味微苦〔规格(3)、(4)〕。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腮部肿胀;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见上述证候者。
开水冲服。一次5~10g〔规格(1)、(2)〕,或一次1~2袋〔规格(3)、(4)〕,一日3~4次。
(1)每袋装5g(相当于饮片7g)(2)每袋装10g(相当于饮片14g)(3)每袋装3g(无蔗糖,相当于饮片7g)(4)每袋装lg(无蔗糖,相当于饮片7g)
密封。
化学成份
板蓝根含靛蓝(indigotin,indigo),靛玉红(indirub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γ-谷甾醇(γ-sitosterol)以及多种氨基酸:精氨酸(arginine),谷氨酸(glutamicacid),酪氨酸(tyrosine),脯氨酸(proline),缬氨酸(valin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acid)。还含黑芥子甙(sinigrin),靛甙(indoxyl-β-hlucoside),色胺酮(trptanthrin),1-硫氰酸-2-羟基丁-3-烯(l-thiocyano-2-hydroxy-3-butene),表告伊春(epigoitrin),腺甙(adenosine),棕榈酸(palmiticacid),蔗糖(sucrose)和含有12%氨基酸的蛋白多糖。
药理作用
抗菌抗病毒
板蓝根对多种细菌有作用。水浸液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八联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甲杆菌、痢疾(志贺氏、弗氏)杆菌、肠炎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丙酮浸出液也有类似作用,且对溶血性链球菌有效(皆用琼脂小孔平板法)。对A型脑膜炎球菌之抑菌作用与大蒜、金银花相似。板蓝根、大青叶抗菌、抗病毒的有效成分,有人认为是靛甙。实验证明,靛甙在体内外皆无抗菌作用;体外抗病毒作用亦不突出;在体内排泄又快,故认为它无明显生理和抗菌的活性作用。其有效成分尚待研究。
抗钩端螺旋体
g以上的板蓝根或大青叶,在试营内均有杀钧端螺旋体的作用。
解毒
据报道,犬用板蓝根、黄连粉与藜芦同服(各2.0g/kg),能解藜芦毒,降低死亡率;若藜芦中毒后再用之,则无效;分别单用板蓝根粉或黄连粉,效果亦不好。
提高免疫
小鼠腹腔注射板蓝根多糖50mg/kg,可显著促进小鼠免疫功能,表现为:能显著增加正常小鼠脾重。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数,对氢化可的松所致免疫功能抑制小鼠脾指数、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数的降低有明显对抗作用;显著增强二硝基氯苯所致正常及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的迟发型过敏反应;增强正常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ANAE阳性百分率,并明显对抗氢化可的松所致的免疫抑制作用;但板蓝根多糖体外实验对刀豆素A诱导的小鼠脾细胞淋转反应无明显增强作用。此外,板蓝根多糖还能明显增强抗体形成细胞功能,增强小鼠静脉注射碳粒廓清速率。
抗肿瘤
对大鼠W实体瘤和小鼠Lewis肺癌注射靛玉红mg/kg,连续6-7天,结果对大鼠W实体瘤的抑制率分别为47-50%和50-58%,皮下注射最减少到每日mg/kg以下时,其抑制作用不明显。靛玉红mg/kg灌胃,对大鼠W实体瘤的抑制率为23-33%,对小鼠肉瘤的抑制率约30%。靛玉红能延长淋巴白血病L小鼠的生存时间20%左右。此外,经小鼠精原细胞法试验证明,靛玉红不能特异性地抑制B型精原细胞和精子细胞。
对白血病
药理研究初步表明,靛玉红有破坏白血病细胞的作用。从超微结构形态来看,在靛玉红作用下,变性坏死的细胞多呈肿胀、溶解性坏死。实验中发现靛玉红能增强动物的单核巨噬系统的吞噬能力。单核巨噬系统在机体免疫反应中起一定的作用,故靛玉红的抗癌作用可能与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有关。
板蓝根在临床上清热凉血、抗病毒抗菌作用明显,用量大,堪称中成药之最。研究结果表明,板蓝根具有显著的清除体内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热原作用,并已分离得到这种活性物质。板蓝根的退烧作用即是通过杀灭体内的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清除引起发烧的过氧自由基和热原等因素而实现的。在低烧的情况下,服用板蓝根等中成药,不但能够有效的退烧,同时,还能够促进身体的康复和免疫力抵抗力的增强。早期应用,同时配合对症处理,可大大提高治疗效果。据例的观察,治愈率在90%以上。绝大多数病例于3天内退热:临床症状除特别严重者外,通常均能在退热后即消失;少数有后遗症,均系疾病过程中持续高热、严重昏迷和抽搐的病例。
临床应用
①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
②防治流行性腮腺炎
③治疗感冒(包括流感)
④治疗传染性肝炎
⑤治疗暴发性红眼
⑥治疗单纯性疱疹性口炎
⑦治疗扁平疣等
相关作用
板蓝根味苦性寒,归心、胃、肝、胆经。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主治温毒所致的疾病,如流感、上呼吸道炎症、流脑、腮腺炎、急性肠炎、菌痢、肝炎、颜面丹毒、热病发斑等。虽然药理研究表明,板蓝根对多种病毒与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不要忘记它是一味苦寒药物。所以,对于上述疾病,只有出现温热、热毒、湿热内盛证候时,才能使用。
毒副作用
是药三分毒,板蓝根也不例外。板蓝根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用量过大板蓝根毒性极小,极少数人服用常规量会有轻度消化道症状。曾有一腮腺炎患儿同时用板蓝根注射液、板蓝根煎剂和含片,6天,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报道。
少年儿童应该避免大剂量,长期服用板蓝根。板蓝根颗粒这样的抗病毒清热解毒药,本来毒副作用很小,但是用的时间长了,吃的数量多了,就会积“药”成疾,酿成后患。在临床中使用板蓝根冲剂造成小儿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损害的病例屡见不鲜。服用“板蓝根”等呼吸道疾病药物时,有过敏史者一定要注意不要轻易服用。对于小儿,不能用成人剂量,更不能长期大剂量服用。如果在用药中发生了过敏反应,首先应立即停药,医院;如是上消化道出血,除立即停药外,还应禁食,医院处置。感冒大多由病毒感染所致,中药板蓝根虽有抗病毒的作用,但中医学把感冒分为风寒型感冒和风热型感冒两大类,又由于季节的不同,感受外邪(致病因子)的不同,又有夹湿、夹暑、夹燥的不同,如果患感冒不分寒热、虚实和夹杂,一味用板蓝根治疗,是不科学的。
过敏反应绝大多数为板蓝根注射液所引起的,表现为头昏眼花、气短、呕吐、心慌、皮疹,有时为全身多形红斑型药疹,严重者血压下降而出现过敏性休克。曾有报道:一患者因流行性感冒服用板蓝根冲剂后10分钟出现头昏,眼花胸闷,气短,呕吐等症状,而后出现面唇青紫,全身皮肤潮红,瘙痒,经卧床休息2天后症状缓解。第2天再次服用板蓝根冲剂后上述症状再次出现,并出现面色苍白,全身出现多形红斑疹,被诊断为板蓝根冲剂引起的急性过敏。
板蓝根属寒凉之品,虽无中毒的报道,但也不可滥用,健康人,特别是老年人、脾胃虚寒的人不宜长期单味服用板蓝根,以免伤及脾胃甚至引发其它疾病。在服用的过程中,如出现不明原因的身体不适或其他反应,应及时查明原因,给予治疗。
作者简介
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系。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中药房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深圳市中医药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理事会理事。医院、佛医院工作;到医院后,先后担任二西药房主任、中药科主任和制剂科主任,熟悉中、西药制剂的制备、质检以及中药、中成药、西药等各类药品及科室的管理。主持和参与省级、市级科研课题3项,主持和参与编写著作3部,发表过国家级论文10余篇。特别是参与编写《中药饮片技术性规范》,牵头编写《中药饮片煎煮规范》,被立项为年深圳市标准化战略资金项目,并经市政府同意发布实施。
点击文末蓝字“阅读原文”,查询揭西县河中校友医疗行业人员值班动态表。
张丽芬谢谢支持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