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健康课堂秋冬季传染病知识科普

文章来源:固定性药疹   发布时间:2018-10-29 18:37:01   点击数:
 

随着气温下降,天气转冷,近期猩红热发病有异常增高的趋势,如何做到预防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一.什么是猩红热

猩红热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

二.病因

猩红热是A组链球菌感染所致。A组链球菌也称化脓性链球菌,可侵及人体任何部位,以侵及上呼吸道最常见。链球菌多由呼吸道侵入人体,首先引起咽颊炎和扁桃体炎,在其产生的蛋白酶的作用下,使炎症扩散并引起组织坏死。同时由于细菌产生的致热外毒素(红疹毒素)的作用,可引起全身毒血症表现。

三.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经由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由皮肤伤口或产道感染。

四.易感人群

多见于小儿以2—10岁儿童为主。

五.发病季节

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之季发病为多。

六.临床表现

1.前驱期

大多骤起畏寒、发热,重者体温可升到39℃~40℃,伴头痛、咽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婴儿可有谵妄和惊厥。咽部红肿,扁桃体上可见点状或片状分泌物。软腭充血水肿,并可有米粒大的红色斑疹或出血点,即黏膜内疹,一般先于皮疹而出现。

2.出疹期

皮疹为猩红热最重要的症候之一。多数自发病第1~2天出现。偶有迟至第5天出疹。从耳后,颈底及上胸部开始,1日内即蔓延及胸、背、上肢,最后及于下肢,少数需经数天才蔓延及全身。

典型的皮疹为在全身皮肤充血发红的基础上散布着针帽大小,密集而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红疹,手压全部消退,去压后复现。偶呈“鸡皮样”丘疹,中毒重者可有出血疹,患者常感瘙痒。在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肘窝、腹股沟部可见皮疹密集呈线状,称为“帕氏线”。面部充血潮红,可有少量点疹,口鼻周围相形之下显得苍白,称“口周苍白圈”。

3.恢复期

退疹后一周内开始脱皮,脱皮部位的先后顺序与出疹的顺序一致。躯干多为糠状脱皮,手掌足底皮厚处多见大片膜状脱皮,甲端皲裂样脱皮是典型表现。脱皮持续2~4周,不留色素沉着。

七.类型

(1)普通型:在流行期间95%以上的患者属于此型。临床表现如上所述。有咽峡炎和典型的皮疹及一般中毒症状,颌下淋巴结肿大,病程1周左右。

(2)轻型:表现为低热或不发热,全身症状轻,咽部轻度充血,皮疹少、色淡、不典型,可有少量片状脱皮,整个病程2~3天,易被漏诊,近年来多见。

(3)中毒型:全身中毒症状明显,高热、剧吐、头痛、皮疹可呈片状或出血性淤斑,甚至神志不清,可有中毒性心肌炎及周围循环衰竭、化脓性脑膜炎、中毒性休克、败血症等。此型病死率高,目前很少见。

(4)脓毒型:咽颊局部黏膜坏死形成溃疡,有脓性假膜。可引起各种化脓性并发症和败血症,如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乳突炎、颈淋巴结炎等,已罕见。

(5)外科型或产科型:病原菌由创口或产道侵入,局部先出现皮疹,由此延及全身,但无咽炎,全身症状大多较轻。

八.检查

1.周围血象

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升高,白细胞计数可达(10~20)×/L,中性粒细胞可达0.8以上,胞浆中可见中毒颗粒,有化脓性并发症者更高。出疹后血象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占5%~10%。

2.病原学检查

咽试子或其他病灶分泌物培养可有溶血性链球菌生长。用免疫荧光法检查咽拭子涂片可进行快速诊断。

九.诊断

具有猩红热特征性临床表现;周围血象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占80%以上;咽试子、脓液培养可获得A组链球菌;有与猩红热或咽峡炎患者接触史等,可诊断该病。需与其他一般急性咽峡炎和麻疹、风疹、药疹等发疹性疾病相鉴别。

十.治疗

1.隔离患者

隔离患者7日以上,直至咽试子培养3次阴性,且无并发症时,可解除隔离。对咽试子培养持续阳性者应延长隔离期。

2.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吃稀软、清淡食物,多喝水。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卫生,预防继发感染,年长儿可用生理盐水漱口。

3.抗生素疗法

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和一切链球菌感染的常选药物,早期应用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病情严重者可增加剂量。为彻底消除病原菌、减少并发症,疗程至少10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或头孢菌素。严重时也可静脉给药,疗程7~10日。

4.对症治疗

高热可用较小剂量退热剂,或用物理降温等方法。若发生感染中毒性休克,应积极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对并发的中耳炎、鼻窦炎、肾炎、心肌炎等并发症,给予积极治疗。

十一.预防措施

1.为了在园幼儿身体健康,凡是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涕、咽喉肿痛、咳嗽,打喷嚏等)、咽颊炎、扁桃体炎等、请杜绝入园,医院系统治疗,待治愈后(咽拭子培养3次为阴性,无化脓并发症出现,隔离一周后)医院病历、诊断证明及痊愈证明方可入园。

2.猩红热患者应隔离治疗;猩红热流行期间,对可疑猩红热、急性咽炎和扁桃体炎患者,均应隔离治疗;以控制传染源。

3.对与猩红热患者密切接触者,应严密观察,检疫7~12日,有条件可做咽试培养。

4.疾病流行期间,应避免带孩子到拥挤的,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

5.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多晒被。

6.家长要做好家庭环境的清洁,保持室内通风换气,加强户外锻炼。

7.患病儿童应及时就诊,及时隔离,避免交叉传播。

让我们家园共建,共同为孩子们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谢谢!

赞赏

长按







































用什么方法治白癜风好
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gongnuan.com/yfzl/108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