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丰台东铁匠营派出所接到一位家长的报警求助。该女士当天上午在家独自照顾生病的3岁儿子,刚给孩子服下一些常用药,不料孩子口吐白沫、浑身抽搐并昏厥。民警赶到现场,用警车将孩子送医抢救,整个过程仅10分钟,最终挽救了幼童的生命。
年轻父母经验不足,看到孩子抽搐晕厥紧张情绪立马上升,这次多亏民警果断处置,最终孩子转危为安。其实很多时候,药物过敏反应有迹可循,出现以下这些症状,家长们应该多加留意:
1.全身症状
(1)药物热:它常常是药物过敏最早的表现。一般持续高热,常达39℃,甚至40℃以上。发热虽高,患者的一般情况尚好,与热度不成比例。应用各种退热措施效果不好,但如停用致敏药物,有时即使不采取抗过敏措施,体温也能自行下降。若首次用药,发热可经10天左右的致敏期后发生;若再次用药,则由于人体已经致敏,发热可迅速发生。
(2)过敏性休克:强烈而严重的全身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烦躁不安、昏迷、抽搐、喉头水肿以及荨麻疹、皮疹等症状。50%的过敏性休克是由药物引起的,最常见的是青霉素过敏,多发生在用药后5分钟内。
(3)血清病样症状:为Ⅲ型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各种形态的皮疹、全身瘙痒、面部及眼睑部水肿、淋巴结肿大、关节肿痛等;严重的可出现肝、肾等损害,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典型的血清病样症状常在用药后1~2周发生;如果病人过去曾用过这类药物,则症状可在1~2天甚至数分钟内发生。
(4)血细胞减少症:为Ⅱ型过敏反应,主要有药物所致再生障碍性贫血、药物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皮肤症状
(1)固定性药疹:常见于躯干和四肢,是最常见且易于诊断的药疹。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紫癜、水疱、表皮松解及瘙痒疼痛,有时还会伴随低热。皮疹消退后需数月或数年色素完全消退。
(2)荨麻疹:皮肤突然剧烈瘙痒或烧灼感,迅速出现大小不等的、局限性块状的浮肿性风团,小到米粒,大至手掌大小,常见为指甲至硬币大小,略高于周围皮肤。
(3)剥脱性皮炎:局部先发生红斑、水肿、痒痛感、或伴发热,如及时停药和治疗,大多数病人可在1~2天内消退。严重者以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浸润、肿胀、反复脱屑为特征,累及皮肤大部(2/3)或全部。其预后取决于病因、病变程度及治疗是否正确、及时。病情重者可死于严重并发症和原发病恶化。
(4)红斑狼疮样反应:又称红斑狼疮综合征,典型的皮肤损伤为椭圆形的中央呈紫色凹陷,边缘红色隆起。抢救药品应按要求配备必要的抢救设备和药品,如氧气、盐酸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异丙肾上腺素等,以积极有效地应对过敏反应的发生。
来源:北京晚报(记者
林靖),丁香园
推荐阅读:房山最大冰谷开业!冰滑梯、玻璃栈道、冰瀑...去过都说好!
转发提醒!这些药全国停用、停产千万别给孩子用了!
凌晨1点,妈妈发了条朋友圈,家长群都炸锅了!
爸爸妈妈,求求你们别杀我!
99元疯玩3小时,乐图空间蹦床公园双十二限时抢!
4岁女童过斑马线被碾压身亡:过马路千万别牵孩子的手!
北京占地㎡平风靡全球的儿童乐园,双12限时5折开抢!
北京亲子群
父母的好帮手,去哪玩,去哪学,去哪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