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固定性药疹 发布时间:2021-12-11 15:25:04 点击数: 次
保肤散
:煅炉甘石g,煅石膏g,飞滑石g,煅赤石脂g。
: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外用。用时取此散适量以麻油调匀涂搽患处,每日涂2次。
:清热解毒,收湿敛疮。主治接触性皮炎。
:同时加用内服方(金银花12g,绿豆衣9g,生甘草3g,连翘9g,野菊花9g),水煎服,每日1剂。引自徐福松《许履和外科医案医话集》,屡用卓效。
保肤散原名生肌散,为朱霁青治疗接触性皮炎之验方。适用降丹、升丹、红汞水、胶布等引起的皮肤发炎。许氏云:“此方不仅对皮肤溃烂者有效,而对不溃烂者,亦颇有效。”辅以内服方,效果更佳。
木芙蓉膏
:木芙蓉(鲜品)30g,墨旱莲(鲜品)30g,黄柏粉30g,冰片12g。
:药膏,将上药混合后,共捣烂,成糊状(墨旱莲、木芙蓉如用干品,可磨成粉末用水调),贮瓶备用。:外用,外涂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清热解毒,养阴敛疮;主治过敏性皮炎(由五氯酚钠所致)。
:重症患者,应配合内服中药方(处方:金银花、菊花、天葵、地胆草各9g,蒲公英、半边莲各12g,白芷6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引自《集验中成药》,多年应用,疗效满意。
五石蜂膏
:五倍子9g,生炉甘石9g,蜂蜜18~24g。
:药膏,上药分别研碎过筛,将蜂蜜放入大烧杯内,置火上加热至沸,取下立即加入五倍子粉和生炉甘石粉,搅拌成膏,贮瓶备用。
:外用,局部涂搽,外敷纱布,每日换药1次。
:清热解毒,收敛生肌;主治强酸强碱等灼伤的原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引自胡熙明《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甘肃省金川有色医院工业卫生科方。经治30例,均获良效。
抗过敏散
:麻黄4.5g,蝉蜕9g,浮萍9g,槐花6g,黄连3g,甘草3g。
: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口服。每次服9g,每日服2次,温开水冲服。
:散风解毒,凉血抗敏;主治过敏性皮炎(荨麻疹、湿疹、药疹、漆疮等)。
:引自《程氏医学笔记》。治疗上述各症39例,痊愈37例,进步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14%。
漆疮口服液
:枇杷叶60g,败酱草60g,川黄连10g,黄芩10g,黄柏10g,生大黄10g
:浓缩液,上药加水煎煮3次,滤汁去渣,合并滤液,加热浓缩成口服液,每毫升内含生药2g,贮瓶备用。
:口服,每次服20ml,每日服2次。另取30ml,用ml沸水冲之,待温外洗患处。
:清热解毒;主治漆疮。
引自《集验百病良方》,屡用效佳,一般3剂可愈。
角石散
:木牛角粉5g,生石膏30g,知母6g,白茅根30g,升麻1g。
: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口服,每次服9g,每日服3次,温开水冲服。
:凉血清热,透疹祛风。主治过敏性药疹(气血两燔型)。
:引自《集验中成药》,屡用效佳。
紫银丸
:紫草15g,金银花30g,制大黄6g。
:水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匀,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贮瓶备用。:口服,每次服9g,每日服3次,温开水送下。
:清热凉血;主治药疹(血热型)。
:引自《程氏医学笔记》,屡用效佳。
青黛散(一)
:青黛25g,水牛角粉25g,大黄25g,黄柏25g,飞滑石g。
: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外用,每取此散适量直接撒布患处,每日2次。
:凉血解毒,收湿止痒,主治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
:引自《临床验方集》程爵棠师传秘方,屡用效佳。
虎杖红药子膏
:红药子(适量),虎杖(适量),麻油60ml,冰片10g。
:药膏,将红药子研细为粉,过筛,再炒至淡灰色,虎杖(鲜品或干品均可)加水久煎成膏,以g加麻油60ml,冰片10g调和,后再加入红药子粉搅匀成膏,贮瓶备用。
:外用,每用少许涂搽患处,每日涂3~4次。
:热解毒,滋润生肌;主治过敏性皮炎并溃烂感染。
:引自李文亮《千家妙方》邢三岐方。曾用于42例各类“皮肤损害”患者,均收到满意的效果。本方外治烧伤,效果亦佳。
紫草丸
:紫草30g,金银花30g,连翘25g,黄柏25g,黄连25g,大黄25g,水牛角粉10g,土茯苓30g,滑石30g,蝉蜕25g,乌梅35g,生甘草26g。
:水丸,上药除土茯苓外,余药共研细末,和匀,再用土茯苓加水煎取浓汁,入药粉调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贮瓶备用。:口服,每次服6~9g,每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解毒凉血,透疹抗敏;主治接触性皮炎。
:引自《临床验方集》程爵棠家传秘方,屡用效佳。
抗过敏膏
:乌梅g,防风90g,柴胡90g,生甘草90g,五味子(醋制)90g,白鲜皮g,苦杏仁90g
:膏滋,上药加水浓煎3次[第1次煮2小时(苦杏仁待群药沸腾后再下锅),第2次煮1小时,第3次煮1小时],浸液沉淀过滤,浓缩成比重1.40~1.45(温度50°C)的稠膏,每g清膏再兑老蜜(°C)g,加热混合,成品比重1.31~1.35(温度40~50°C),冷却后除去上层泡沫,贮瓶备用。
:口服,每次服15g,每日服2次,热开水冲服。
:清热祛湿,散风止痒;主治风湿疙瘩时起时伏,周身刺痒,怕冷发热,骨节酸痛,过敏性皮肤病、荨麻疹。
:引自曹春林《中药制剂汇编》,屡用效佳。
化斑口服液
:石膏15g,连翘15g,升麻10g,牛膝10g,竹叶10g,蝉蜕10g,甘草6g,浮萍3g。
:浓缩液,上药加水煎煮3次,滤汁去渣,合并滤液,加热浓缩成口服液。每毫升内含生药2g,贮瓶备用。
:口服,每次服20ml,每日服3次,7天为1个疗程。
:清热解毒,凉血滋阴,主治生漆接触性皮炎。
:引自《程氏医学笔记》蒋世学方;屡用效佳,一般7日内即愈。
青黛散(二)
:青黛60g,石膏g,滑石g,黄柏60g。
: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外用,每用适量撒布患处,干性者则以麻油或凡士林调匀成软膏状,涂搽患处。
:收湿止痒,清热解毒。
:1、一般皮肤病鍁肿痒痛出水;2、漆疮;3、植物日光性皮炎;4、泥螺日光皮炎;5、沥青疮;6、马桶癣。后5种均为接触性皮炎。
:引自上海中医学院《中医外科临床手册》,屡用效佳。
九里光散
:九里光、生大黄、朴硝、败酱草、生山楂、枇杷叶各50g。
:散剂,上药共研为粗末,和匀,贮瓶备用。
:外用,用时每取此散g,加水ml,煎沸10~15分钟,过滤除渣,待温外洗患处或湿敷,每次10~15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
:清热,凉血,解毒,主治漆疮。
:引自《程氏医学笔记》;治疗百余例,均获痊愈。或用川花椒40~60g,研为极细末,加水~2ml充分浸泡30分钟后,煮沸取滤液稍凉后蘸洗和浸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钟。用之临床疗效满意;治疗期间禁用肥皂、热水洗浴,忌食鱼腥、油腻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柴胡散
:柴胡10g,五味子10g,防风10g,乌梅10g,桂枝10g,荆芥10g,麻黄6g,升麻6g。
: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口服,每次服6~9g,每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
:疏风解毒,敛疮抗敏;主治过敏性皮炎。
:引自《集验中成药》;屡用效佳。
核桃仁油膏
:①核焦油:即取核桃仁适量,捣碎入铁锅内炒至完全焦黑出油为度,再用乳钵研成糊状,冷后备用;②基剂:氧化锌、滑石粉各2.5g,共研细末,用凡士林加至g拌和均匀,备用。
:药膏,用核焦油30g,基剂70g制成30%核桃仁油膏;用核焦油50g,基剂50g制成50%核桃仁油膏,贮瓶备用。
:外用,凡渗出不多,糜烂不重的,宜均匀薄薄涂搽患处,并撒滑石粉以固定,不须包扎;渗出液多的,宜厚涂患处,以纱布包扎;每日涂1~2次。下次涂药时宜先洗掉原药层后再上药。
:收敛,消炎,止痒,主治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婴儿湿疹及其他湿疹。
:引自程爵棠《百病中医熏洗熨擦疗法》。共治疗例,其中接触性皮炎70例中,痊愈67例,好转3例;脂溢性皮炎37例,痊愈26例,好转11例;婴儿湿疹10例,痊愈7例,好转3例;其他湿疹55例,痊愈53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达%。凡是急性皮炎及婴儿湿疹用30%核桃仁油膏;急性渗出期的皮炎、湿疹用50%核桃仁油膏涂搽之。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偏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视频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膝关节滑膜炎外洗及熏蒸验方早搏验方四则甲状腺结节中药特效验方精品收藏!!!再生障碍性贫血奇效良方集粹肺癌的中医药治疗-气阴两虚证分享并收藏,以备不时之需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