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科普】什么是药疹?
1概述
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口服、外用和注射等途径进入人体而引发的皮肤黏膜炎症的反应。几近所有的药物都有可能引发皮炎,但最常见的有碘胺类药、解热镇痛药、安眠药类和青霉素、链霉素等。
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非常复杂,大致可以分为:药物过量,不耐受,特发性,副作用,继发作用和过敏反应等。药疹是过敏反应的最常见类型。
2病因
引发药疹的药物种类很多,常见的药物有以下几类:
1.解热镇痛药
其中以吡唑酮类和水杨酸盐最常见;
2.磺胺类
其中以长效磺胺为多见;
3.安息平静类
其中以巴比妥类较多;
4.抗生素类
其中以青霉素为多见,其他的如呋喃类、吩噻嗪类等引发的药疹也不少见。
5.中草药
这几年,中草药引发的药疹报导逐步增多,引发过敏的药物有单株中草药,也有复方制剂。
3临床表现
一般来说,药疹多在医治开始后7~10天经过致敏而出现。但如果之前曾接受过一样药物或同类结构的药物医治,则可于数小时或1~2天内迅速出现。常见的药疹皮肤表现主要有以下的类型。
1.发疹性药疹
是药疹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所有药疹的95%。临床表现为弥漫性鲜红色斑或半米粒大至豆大红色斑丘疹,密集对称散布,形态如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病发突然,常伴随畏寒、高热(39~40℃±)头痛,全身不适等,半数以上病例在停药后2周完全消弱。如未及时停药,可能发展成剥脱性皮炎,则预后不良。
2.荨麻疹样药疹
是常见药疹之一,其病发机制可以是I、III型变态反应。皮疹特点为产生大小不等的风团,这类风团性皮疹较一般荨麻疹色泽红、延续时间长,自觉瘙痒,可伴随刺痛、触痛。荨麻疹可作为唯一的症状出现,也可以血清病样综合征、过敏性休克的一个症状。一般致敏病人表现为用药后数小时,皮肤才开始发生风团性皮疹并有瘙痒,但少数病人在注射青霉素、血清蛋白等药物后数分钟内即出现头晕、心烦、全身泛发大片红色风团、瘙痒与血压下降。
3.剥脱性皮炎
常常由于对一般的药疹病人未及时停止致敏药物和适当处理,导致病情发展,皮疹融会而成为剥脱性皮炎,或病情一开始就是突然病发。皮损表现为全身皮肤鲜红肿胀,伴随渗液、结痂,继之大片叶状鳞屑脱落,渗液有臭味。黏膜可有充血、水肿、糜烂等。此类皮损如系初次病发,潜伏期一般在20天以上。可一开始就泛发全身,或在上述麻疹或猩红热样皮损的基础上产生。病程长达一个月以上,是药疹中的严重类型,常伴随全身症状,如恶寒、发热、呕吐、恶心,有的可伴随淋巴结肿大、蛋白尿、肝大、黄疸等全身症状。
4.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
是药疹中最严重的1型,其特点是病发急,皮疹初起于面、颈、胸部,产生深红色、暗红色及略带铁灰色斑,很快融会成片,发展至全身。斑上产生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及表皮松解,可以用手指推动,稍用力表皮便可擦掉,如烫伤样表现。黏膜也有大片坏死脱落。全身中毒症状严重,伴随高热和内脏病变。如抢救不及时,可死于感染,毒血症,肾衰竭,肺炎或出血。有的患者早期表现为多形红斑或固定型药疹,很快再发展为大片红斑、大疱、表皮剥脱。
5.固定型红斑
药疹中较常见的类型。形态比较特殊,易于辨认。皮疹特点是限局性圆形或椭圆形红斑,红斑鲜红色或紫红色,水肿性,炎症剧烈者中央可构成水疱。伤害境地清楚,愈后留有色素斑,每次运用致敏的药物后,在同一部位重复发作,也有的同时增加新的伤害,皮疹数目可单个或多个,亦有散布全身者,皮疹大小一般0.2厘米至数厘米,皮疹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尤以口唇及口周、龟头、肛门等皮肤黏膜交界处,趾指间皮肤、手背、足背躻干等处多见。发生于皮肤黏膜交界处者约占80%,口腔黏膜亦可发疹。固定性药疹消弱时间一般为1~10天,但黏膜糜烂或溃疡者常病程较长,可迁延数十日始愈。
6.多形性红斑
可由药物引发的多形红斑,其皮疹特点为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或丘疹,似豌豆大至蚕豆大,中央常有水疱,边沿带紫色,对称性发生于四肢,常伴随发热、关节痛、腹痛等,严重者称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可引发黏膜水疱的糜烂、疼痛。病程一般为2~4周。
7.药物超敏综合征
是药物引发的特异质反应,特点是发热、皮疹及内脏器官伤害(特别是肝)的三联症状。可发生于药物初次运用后7~28天或更长时间产生。如以后再次用该药物,可在一天内病发。初发症状是发热,高峰可达40℃,。其次为口周及脸部水肿、颈或全身淋巴结肿大,喉炎。皮损开始于面、躯干上部及上肢。为红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逐渐变成暗红色。融会并进行性发展为红皮病。
内脏伤害在皮疹产生后1~2周内产生,也可长达一个月。肝炎是最主要的症状,血清转氨酶不同程度的升高,通常无黄疸,产生黄疸者常预后不良。爆发性肝坏死和肝衰竭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另外还可能有肾脏、肺、心、中枢神经的伤害。
血液系统异常表现为非典型性淋巴细胞增多,产生在最初的2周内。通常在第2~3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8.湿疹样型
常由外用药引发,局部接触敏感,产生湿疹样皮炎后,在内服或注射同一类药物,可产生全身湿疹样皮损。病程常在一个月以上。
9.光敏皮炎型
皮疹形态如湿疹样,以露出部位较为严重,但阔别暴露日光部位亦可产生。停用药物后,反应可持续数周。当再次用药后,加上光线照耀皮肤,可在48小时内激起湿疹样反应。分光毒性和光敏性两种。
10.苔藓样疹型
皮损在临床上和病理上极似扁平苔藓,紫红色丘疹,有或无口腔侵犯。皮损广泛,侵及躯干四肢。鳞屑明显,伴随湿疹样变,愈合后留有明显色素镇静,停药后皮损逐步消弱,也有部份呈慢性,延续很长时间。
11.紫癜型
临床主要表现为针头大至豆大或更大的出血性紫斑,皮疹变平或稍隆起。这类发疹可以有血小板减少,或由血管的损伤引发。
12.血管炎型
好发于小血管,其炎症范围可以从轻度的细胞浸润到急性坏死,严重者可侵犯许多器官的血管,包括皮肤和肾。皮肤伤害表现为紫癜、淤斑、结节、坏死,亦有呈结节性多动脉炎样病变。全身性的表现为发热、关节痛、水肿、蛋白尿、血尿或肾衰竭,很少产生肌炎、冠状动脉炎、肺炎和胃肠出血。
13.泛发型脓疱型
又称急性泛发型发疹性脓疱病。皮疹常开始于脸部及皱褶部位,以后泛发。为针尖大到半米粒大浅表非毛囊性无菌脓疱,散在、密集,急性病发。炙烤感或痒感。停药几天后消弱,呈大片脱屑。重者脓疱可融会成脓湖。可伴随发热、寒战、白细胞计数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低钙血症、肾衰竭等全身症状,偶有淤斑、紫癜、多形红斑样靶形发疹、血管炎样疹、水疱、脸部水肿及粘液糜烂。
14.痤疮样疹
表现为毛囊性丘疹、脓疱,伤害类似于寻常痤疮。发展缓慢,常于服药后1~2月以上产生。病程慢性,停药后可拖延数月。
4诊断
药疹的诊断主要是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除固定型药疹具有特点性表现外,多数药疹不易于其他缘由引发的一样症状相区分,必须根据病史及发展过程加以综合分析而做出判断。
在临床上,对突然发生于医治进程中的全身性、对称型散布的皮疹要有警觉,询问用药史,特别注意药物的交叉过敏和隐蔽情势出现的药物过敏。熟知各种类型的药物过敏特点,排除类似的内科和皮肤科疾病。一般药疹的色彩较艳丽,痒感重。通常药疹在停用致敏药物后很快好转和消弱。
在临床上用药后产生药疹,停药后消失及再用时复发的药物史很有诊断意义。现代的免疫实验法如淋巴细胞转化实验,放射变应原吸附实验(RAST),嗜碱性粒细胞脱粒实验,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实验、白细胞组胺实验等,能协助我们了解药物和机体之间的免疫关系,并没有实用的诊断价值。
5医治
1.医治原则
(1)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药物和与其结构类似的药物。
(2)多饮水或输液增进体内药物的排泄。
(3)轻症者给予运用抗组胺药物、维生素C及钙剂。重症者加用糖皮质激素。特别严重的药疹,尽早采取各种措施。
(4)预防和控制继发感染。
6预防
1.在医治疾病,首先追问药物过敏史,或容易引发药疹的药物不要滥用。
2.引发过敏的药物要明显的写在病历上,以引发依医生的注意。并劝告病人避用该药或含有该药的一些成药和化学结构式相干而可可易引发交叉反应的药物。
3.注意药疹的先驱症状,如发热、瘙痒、轻度红斑、胸闷、气喘、全身不适等症状,尽早发现,及时停药,避免严重反应的产生。
4.青霉素、破伤风抗毒素、普鲁卡因运用前必须做皮试,而且准备好一切急救所必备的药品及措施
………………………………………………
预约挂号专用
治白癜风太原哪家医院好北京治疗白癜风有哪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