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常考点及答案整理3

文章来源:固定性药疹   发布时间:2017-8-26 13:00:21   点击数:
 

第三十二章:消化系统药物。相对重点章节,喜欢考抗溃疡药的分类或者药理作用。常见于简答题,但我那时却出了一道论述题。以前考过题目:1抗消化性溃疡药的分类及其代表药物

(1)抗酸药:氢氧化铝、氢氧化镁。中和胃酸,抑制胃蛋白酶活性。(2)抑制胃酸分泌:aH-K-ATP酶抑制药:奥美拉唑。不可逆地结合质子泵,使H分泌下降。最有效。bH2受体阻断剂:西咪替丁。可逆地与组胺竞争H2受体,抑制夜间胃酸分泌。cM受体阻断药:哌仑西平。选择性抑制M1,抑制神经兴奋引起的胃酸分泌。效果差,少用。d胃泌素受体阻断剂:丙谷胺。效果差,少用。(3)保护胃粘膜:a米索前列醇。抑制胃酸分泌,促进粘液和碳酸氢盐分泌,增加胃粘膜血流。b硫糖铝。形成胶冻状保护粘膜。c枸橼酸铋钾。类似H2受体阻断剂,铋盐有利于根除幽门螺杆菌。(4)根除幽门螺杆菌:抑制胃酸分泌药+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2抑制胃酸分泌的药品,各举一例(见上)3为什么胃溃疡不用阿托品治疗?阿托品为M受体阻断剂,对组织器官的选择性不高,随着剂量的增加不良反应也增多。当阻断M1受体时能抑制神经兴奋引起的胃酸分泌。但是较大剂量时,呼可以使肠蠕动减少,便秘,加重幽门梗阻。还可以兴奋CNS引起阿托品样中毒反应,如吸加深加快、谵妄、幻觉、惊厥等。严重中毒时,由中枢兴奋转入抑制,产生昏迷和呼吸麻痹。4抗酸药的药理作用抗酸药也叫中和胃酸药,均为弱碱性物质。口服后在胃内直接中和胃酸,升高胃内容物的PH。由于酸度下降,胃蛋白酶活性也下降,从而解除胃酸对胃、十二指肠粘膜的侵蚀及对溃疡面的刺激。主要用于消化性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常用的药物有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第三十四章:抗组胺药非重点章节,我记得当时只出过一道选择题。第三十七到三十九章:激素类药物。属于大题喜欢出处的章节:常常围绕糖皮质激素和降血糖药来考,尤其以糖皮质激素最常见。其它内容比如抗甲状腺药和抗骨质疏松药一般出选择题,而且出得不少。我当时由于时间原因直接放弃了抗骨质疏松药的那一章,结果考试时却出了3道选择题,只能蒙,超无语!!后来听人说兰姐在大讲堂时有提过几个重点药,可惜我当时没有去听。以前考过大题:1常用降血糖药及机制简述(一)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无氧酵解和有氧氧化,促进糖原合成血糖去路-;糖原分解和糖异生ˉ血糖来源ˉ(二)口服降糖药(1)磺酰脲类甲苯磺丁脲:阻断胰腺β细胞中ATP敏感的钾通道,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强靶细胞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2)双胍类二甲双胍:a.减少葡萄糖在肠道的吸收,减少肝内糖异生;b.促进组织摄取葡萄糖,增加肌肉组织中糖的无氧酵解;c.改善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和受体后作用,改善胰岛素抵抗;d.拮抗胰高血糖素及其他拮抗胰岛素物质的作用(3)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竞争性抑制小肠中a-葡萄糖苷酶,阻止1,4-糖苷键水解;减慢淀粉等碳水化合物水解产生葡萄糖,延缓葡萄糖吸收。(4)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增强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糖及脂肪的异常代谢,降低空腹血糖。3糖皮质激素与阿司匹林抗炎的作用、机制、效应的不同之处4糖皮质激素用于严重感染的目的?用药时那些注意事项?糖皮质激素用于严重感染时,能消除对机体有害的炎症和过敏反应,迅速缓解症状,防止心脑等重要器官的损害,有助于病人度过危险期。注意:糖皮质激素在发挥作用的同时降低机体防御能力,而且也没有抗菌、抗病毒作用,一定要与足量有效抗生素合用。病毒感染一般不宜食用糖皮质激素,以免感染病灶扩散导致严重后果。①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为主要措施②联用皮质激素以控制症状度过危险期③采用大剂量突击疗法④先停激素,后停抗生素⑤病毒、真菌感染一般不用。5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能导致什么不良反应,用哪几种药治疗其消化系统并发症(一)长期应用超生理剂量所引起的不良反应1.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征2.诱发或加重感染3.诱发或加重溃疡4.精神神经症状:欣快、激动、失眠、偶发精神失常。5.眼部并发症(二)停药反应1.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长期使用时肾上腺皮质萎缩。2.反跳现象与停药症状(1)反跳现象长期用药减量过快或突然停药原病复发或加重;病人对激素产生依赖性或病情尚未完全控制所致.(2)停药症状长期用药减量过快或突然停药出现原来没有的症状;需加大剂量再行治疗,待症状缓解后再逐渐减量,停药.6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四抗三增)和临床应用药理作用:1抗炎:(1)抑制炎性介质的产生与释放;(2)调节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促炎因子,诱导抗炎因子);(3)抑制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2免疫抑制和抗过敏:(1)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干扰淋巴细胞的识别及阻断淋巴母细胞的增殖;(2)加速淋巴细胞的破坏和解体血中淋巴细胞ˉ;(3)大剂量干扰体液免疫使抗体生成减少;(4)消除免疫反应所致的炎症反应。3抗毒作用:(1)稳定溶酶体膜内源性致热原释放ˉ;(2)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对致热原的反应机体对内毒素的耐受力-迅速退热并缓解毒血症状4抗休克(超大剂量):(1)加强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2)ˉ血管对缩血管活性物质敏感性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3)稳定溶酶体膜心肌抑制因子形成ˉ心肌收缩-。5血液和造血系统:中性白细胞数增多-(但抑制其游走,吞噬及消化功能);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6中枢神经系统: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引起欣快,激动,失眠等;大剂量可致儿童惊厥或癫痫样发作。7消化系统: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多提高食欲,促进消化;但大剂量时抑制蛋白合成,可诱发或加重溃疡病。临床应用:1.替代疗法2.严重感染(1)严重急性感染:①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为主要措施②联用皮质激素以控制症状度过危险期③采用大剂量突击疗法④先停激素,后停抗生素⑤病毒、真菌感染一般不用(2)防止某些炎症后遗症:重要器官或要害部位炎症早期应用防止组织粘连,或疤痕形成;(3)眼部炎症3.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1)自身免疫性疾病:①系慢性病,必需时才用②起始剂量要足,后渐减量至最小维持量,并长期治疗③主张应用中效类药,以便减量或改用隔日疗法(2)过敏性疾病:轻症:抗组胺药;严重:Adr为主,皮质激素类为辅(3)异体器官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4.休克:(1)感染中毒性休克:与有效足量抗生素合用及早,大量,短时间突击使用(2)过敏性休克:与首选药肾上腺素合用;(3)心源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对因治疗后,可合用大量GCs5.血液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等。第四十一到四十七章:抗菌药—抗生素。相对来说比较重点,也是大题好出之处。最好能把总论那里的关于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和耐药机制的分类记忆一下。1总的来说,各种类型的抗生素要记住其作用机制、最为适用的微生物类别(比如说红霉素对支原体最为有效等)、最为严重或最具特征性的副作用(如氯霉素致再障),其它次要的副反应可以不记比如神马胃肠道反应等。2要记住一些抗生素的比较,但一般来说只要记住(头孢与青霉素,各代头孢直接的比较等)就足以。3还有就是要看总论那里关于抗生素联合运用的目的,至于具体到哪几个抗生素之间如何联合运用一般只会考青霉素G与链霉素合用增强抑菌能力的药效学原理,其它的应该不会考。4还有就是本章节的药名不是重点,每种抗生素只要记住一两个代表性药名就可以了。以前考过的大题如下:1抗生素联用的目的提高疗效;扩大抗菌谱;减少耐药性;减少剂量,减轻毒副作用。2链霉素不良反应耳毒性,肾毒性,神经肌肉阻滞(新斯的明解救),变态反应4细菌对抗菌药产生耐药性的机制有哪几种(1)产生灭活抗菌药物的酶:如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钝化酶。(2)抗菌药作用靶位改变:降低结合亲和力;产生新的靶蛋白;靶蛋白数量增加。(3)细菌外膜通透性改变:通道蛋白数量下降或丢失。(4)影响主动流出系统(5)改变细菌代谢活性5抗菌药的作用机制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影响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抑制蛋白质的合成;抑制核酸(DNA/RNA)的合成;影响叶酸的代谢。6请列表比较红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及氯霉素的临床应用(首选)及不良反应。红霉素:耐PG的金葡菌感染,军团病,百日咳,支原体肺炎,肠炎。胃肠道反应,耳毒性。链霉素:鼠疫,兔热病,结核。耳毒性,肾毒性,神经肌肉阻滞,过敏。四环素:立克次体病,斑疹伤寒,恙虫病,痤疮。二重感染,四环素牙,骨变黄。氯霉素:伤寒、副伤寒和其他沙门菌感染,流脑,脑脓肿,眼内炎症。骨髓抑制(血细胞减少可逆,再障不可逆),灰婴综合症。7简述一、二、三、四代头孢菌素各自的作用特点。(+red)8青霉素G和链霉素联合应用为什么能有协同作用,列出青霉素G和链霉素的不良反应青霉素G:干扰细胞壁合成,繁殖期杀菌,链霉素:干扰蛋白质合成,静止期杀菌,胞外杀菌,穿透力差,易产生耐药,毒性大9青霉素G作用机制、缺点,头孢三代与其相比之优点(广谱,耐药,过敏少,毒性小)10抗菌药分哪几类,分别列出每类的抗菌机制Beta内酰胺:抑制细胞壁的合成,促进自溶酶活性。大环内酯类: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抑制菌体蛋白质合成,破坏细胞膜完整性。林可霉素: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抑制菌体蛋白质合成.多粘菌素类: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氨基糖苷类:作用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抑制菌体蛋白质合成,破坏细胞膜完整性。四环素:作用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抑制菌体蛋白质合成,增加细胞膜通透性。氯霉素: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抑制菌体蛋白质合成。喹诺酮类:抑制DNA回旋酶和DNA的修复酶。磺胺类: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叶酸合成从而影响核酸合成。11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用那些抗菌药?作用机制?广谱抗革兰阴性青霉素,三代四代头孢,庆大霉素(氨基苷类),喹诺酮类12为什么一代头孢菌素对G+作用强于G-?1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主要不良作用,及减少和防止不良作用的方法a耳毒性:前庭损害(眩晕,头昏,恶心呕吐),耳蜗神经损害(耳鸣,听力下降,耳聋)。预防:询问早期症状(眩晕耳鸣),检查听力;避免与有耳毒性的药物联用(万古,利尿药,甘露醇),避免与可以掩盖耳毒性的药物联用(H1受体阻断剂)。b肾毒性:蛋白尿,血尿,氮质血症,肾功能减退甚至无尿。预防:避免与有肾毒性的药物联用(第一代头孢,万古,两性霉素B)。c神经肌肉毒性:肌肉麻痹。抢救:新斯的明、钙剂。d变态反应:药疹、过敏性休克。预防:过敏史,皮试。抢救:葡萄糖酸钙,肾上腺素。15列举所有的“对青霉素类过敏的链球菌感染病人”适用的抗菌药物,各举一代表药,简述其抗菌机制16为什么青霉素不能与四环素联用青霉素是繁殖期杀菌药,四环素是静止期杀菌,能迅速抑制蛋白质合成,使细菌转入静止状态,不利于青霉素发挥作用。

杏林生活圈

如果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意见,麻烦你留言回复小圈儿,小圈儿绝对是是所有中医人的福利!

小圈儿的商务合作现已全面展开,有意向合作者也可以留言给小圈儿啦!









































北京治疗严重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的最专业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gongnuan.com/ystl/8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