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一)青霉素类
青霉素常见的不良反应有:
1、过敏反应:较常见,包括荨麻疹等各类皮疹、白细胞减少、间质性肾炎、哮喘发作等和血清病型反应;
2、毒性反应:少见,但静脉滴注大剂量本品或鞘内给药时,可因脑脊液浓度过高导致抽搐、肌肉阵挛、昏迷及严重精神症状等;
3、赫氏反应和治疗矛盾:用青霉素治疗梅毒等疾病时可由于病原体死亡致症状加剧,称赫氏反应。治疗矛盾也见于梅毒患者,系治疗梅毒病灶消失过快,而组织修补相对较慢或病灶部位纤维组织收缩,妨碍器官功能所致;
4、二重感染:可出现耐青霉素金葡菌、革兰阴性杆菌或念珠菌等二重感染;
5、应用大剂量青霉素钠可因摄入大量钠盐而导致心力衰竭。
(二)头孢菌素类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又称先锋霉素,是一类广谱半合成,β—内酰胺类抗生素。常见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头孢菌素类药物可致皮疹、荨麻疹、哮喘、药物热、血清病样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头孢菌素的过敏性休克类似青霉素休克反应。两类药物间呈现不完全的交叉过敏反应。
2、胃肠道反应和菌群失调多数头孢菌素可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反应。头孢菌素类药物对肠道菌群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可致菌群失调,引起维生素B族和K缺乏。另外,也可引起二重感染,如伪膜性肠炎、念珠菌感染等,尤以第二、三代头孢菌素为甚。
3、肝毒性多数头孢菌素大剂量应用可导致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酯酶、血胆红素等值的升高。
4、造血系统毒性头孢菌素偶可致红细胞或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细胞增多等。
5、肾损害主要绝大多数的头孢菌素由肾排泄,以第一、二代头孢为多见,偶可致血液尿素氨、血肌酐值升高、少尿、蛋白尿等。其中头孢噻啶的肾损害作用最显着。头孢菌素与高效利尿药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肾损害显着增强。
6、凝血功能障碍由于头孢菌素抗生素都能抑制肠道菌群产生维生素K,使凝血机制发生障碍,因此具有潜在的致出血作用。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与头孢菌素抗生素药物的用量大小,疗程长短直接有关。
7、与乙醇联用产生“双硫醒”(戒酒硫)样反应双硫醒能抑制乙醛脱氢酶,使饮酒者体内乙醛蓄积产生难受反应而用于戒酒。含硫甲基四氮唑基团的头孢菌素有类双硫醒的功能。当与乙醇联合应用时(喝酒或者接触酒精等),也可引起体内乙醛蓄积而呈“醉酒状”。
二、喹诺酮类
喹诺酮类属合成类抗生素,主要包括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依诺沙星、氟罗沙星、培氟沙星、加替沙星、洛美沙星等。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目前临床上开发和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药物,主要用于泌尿生殖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1、胃肠道反应在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中,以胃肠道反应最为常见。大约有3%~5%的患者在服用该类药后会出现食欲不振、上腹部隐痛、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胃肠道症状。最近几年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已有所降低,即使发生,症状也较轻微。
2、中枢神经系统反应临床统计显示,在服用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依诺沙星(氟啶酸)的患者中,约有2%的人会出现嗜睡、头痛、头晕及肢体麻木等轻微症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这些反应主要与服药剂量过大、服药时间过长有关。这是由于喹诺酮类药物可透过血脑屏障,如果一次使用剂量过大或服药时间过长,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量就会增大,从而可影响大脑边缘系统的功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3、一般性过敏反应在服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时,还有极个别的患者会出现皮疹、药物热及荨麻疹等一般性过敏表现。
4、光敏性皮炎:氟罗沙星,洛美沙星多见,属药物变态反应,常在用药后7~10天出现
5、血糖异常主要是加替沙星。包括症状性低血糖和高血糖症。严重血糖异常的,包括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昏迷、痉挛和精神状态改变(包括意识丧失)。少数导致致死后果,如果得到适当处理,这些事件大多是可逆。
三、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罗红霉素、琥乙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交沙霉素)
以红霉素为代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从年就开始使用,一直是这类药物的首选药。琥乙红霉素、乙酰麦迪霉素、阿奇霉素等,对肝脏的毒害明显增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的毒副作用已被逐渐认识。此类抗生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有:
1、对肝脏的毒害:在正常剂量时,对肝脏的毒害较小,长期大量应用可引起胆汁郁积,肝酶升高等,一般停药后可恢复。但经酯化后的这类药(如罗红霉素、琥乙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对肝脏的毒性更大,应短期减量使用,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2、对前庭系统的影响:静脉给药时可发生耳鸣、听觉障碍等,停药或减量后可恢复。
3、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药热、药疹、荨麻疹等,反应严重时应停药。
4、胃肠道反应:部分药物可引起腹痛、腹泻、恶心等,停药后可恢复。
5、局部刺激:注射给药可引起局部刺激,故本类药物不宜用于肌肉注射。静脉滴注可引起静脉炎,故滴注液应稀释至0.1%以下,滴入速度不宜过快。
6、本类药物可抑制茶碱的正常代谢,故不宜和氨茶碱类药联合用药,以防茶碱浓度异常升高而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医院进行茶碱浓度监测,以防意外。
7、部分药品易透过胎盘:如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因此,孕妇和哺乳妇女均需慎用,必要时宜暂停哺乳。
四、四环素类
1、消化道反应。
2、肝损害。
3、肾损害。
4、影响牙齿及骨骼的发育,故孕妇、哺乳期妇女及8岁以下小儿禁用。
5、有局部刺激,故不可肌注,静滴宜充分稀释。
6、有过敏反应。
7、使用时间稍长,易致肠道菌群失调。
五、氨基糖苷类
(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丁胺卡那))
1、神经肌肉阻滞氨基糖苷类药物产生神经肌肉阻滞,这一现象虽然少见,但危险性较大。临床表现为手足麻木,舌颤,甚至全身抽搐,有时很难与脑膜炎惊厥相区别。氨基糖苷类与肌肉松弛药安定等合用可加重反应,此类药物不宜静脉推注。
2、肾毒性新生儿、早产儿、老年人危害最大(链霉素、庆大霉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肾的毒性主要损害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一般不影响肾小球。
3、耳毒性主要是庆大霉素。该药物对第Ⅷ对脑神经选择性损害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可分为:
(1)耳蜗神经损害出现耳胀满感、头晕、耳鸣、听力下降,甚至耳聋。
(2)前庭功能失调可出现平衡失调、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阵颤。但这两类症状并非绝对,有可能两者兼有。有时临床自觉症状不明显,需要仪器检查前庭功能或听力才可发现,这些“亚临床耳毒性反应”的发生率约为10%~20%。本类药物可通过胎盘屏障,造成胎儿第Ⅷ对脑神经损害,成为先天性耳聋的重要原因。
4、过敏性反应临床表现主要为:过敏性休克,皮疹,过敏性紫癜,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致死。其中链霉素过敏反应发生率较高,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应予注意。
5、造血系统毒性反应链霉素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可引起白细胞减少。
6、二重感染用药时间过长可引起二重感染,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等。
7、其他少数可引起呼吸肌肉麻痹,造成呼吸抑制或暂停。此外,有部分氨基糖苷类药物可引起肝损害,出现转氨酶升高,甚至黄疸。也可引起周围神经炎,但较少见。
六、磺胺类:
1、过敏反应
2、泌尿系统损伤:取决于尿中药物的浓度和溶解度(注意首剂加倍,服药期间多喝水,加速溶解),多产生血尿、结石,不可与维生素C合用
3、血液系统损害
4、肝损害
七、氯霉素类(氯霉素、甲砜霉素)
1、骨髓抑制:不可逆抑制(再生障碍性贫血)、可逆性抑制(停药可恢复)
2、灰婴综合症
3、胃肠道刺激
八、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1、胃肠道反应
2、伪膜性肠炎:严重者可致死,先期症状为腹泻,遇此情况应立即停药,必要时可用万古霉素治疗
九、多肽类抗生素及抗真菌药物:主要是胃肠道反应
附:抗生素通用名商品名
一、头孢类1.头孢曲松钠(罗氏芬、凯赛欣、达力嗪、菌必治、赛福松、锋力、力珀、曲沙、劲邦、万可欣、头孢三嗪)2.头孢呱酮(先锋必、先锋必素、先锋松、先锋哌酮、达力酮、达诺欣、赛必欣、头孢氧哌羟苯唑、头孢氧哌唑、先锋呱唑酮、氧呱羟苯唑头孢菌素钠、头孢哌酮钠、氧哌羟苯唑、头孢菌素钠、头孢氧哌羟苯唑、氧哌嗪头孢、赛福必、麦道必、头孢必)3.头孢他啶(复能、复达欣、复达新、益达欣、泰得欣、益他欣、新天欣、悦康辛、利珠锐欣、凯福定、头孢他定、善泰定、雪定、安塞定、达力舒、帅诺、伏萍、头孢噻甲羧肟、头孢塔齐定、噻甲酸肟头孢菌素、使特灵、积大西帝)4.头孢拉定(头孢瑞丁、头孢来定、京新、克必力、赛非得、新达德雷、佑益赐福瑞定、君必清、瑞恩克、灭达、雷丁诺、德力隆、头孢雷定、先锋6号、头孢Ⅵ)二、青霉素类:1.阿莫西林(阿莫仙、阿莫新、本原莫星、再林、益萨林、广林、阿莫灵、奈他美、弗莱莫星、摩林、联邦阿莫仙、强力邦、强莫、炎欣、珍棒、可莫优、新达贝宁、千安倍、奥纳欣)2.美洛西林:(硫苯咪唑西林、磺唑氨苄青霉素、美洛西林钠、拜朋、天林、力扬)三、喹诺酮类:1.洛美沙星(庆兴、普立特、百德、洛威、洛美灵、美西肯、芦氟酸、康力康、维善、镇江洛美、宇力、力多星、迈沙星、孚锐、倍诺、逸林、康诺美沙、诺灵盾、中宝络泰、乐贝新、贝斯宝、多龙)2.氧氟沙星(奥复品、奥卫特、奥复星、奥氟哌酸、昂迪尔、博乐、贝立德、恶嗪氟哌酸、氟嗪酸、氟洛沙星、福星必妥、福达生、复诺定、盖诺仙、盖洛仙、浩特、康泰必妥、泰利必妥、塔利必泰、塔立必泰、美尔星、欧普罗康、普广、瑞芬、史比新、易路美、竹安新、竹林安特、泰利得、捷孚、赞诺欣)3.诺氟沙星(氟哌酸、力醇罗、力醇罗片、淋克小星、淋克星、淋沙星、艾立克、久诺、猛克、哌克利)4.左氧氟沙星(来立信、来立星、利复星、金裕星、莱美兴、乐朗、比克、左克、左客、沙严隆、特夫比夫、同林、左旋氧氟沙星、乳酸左旋氧氟沙星、利氧沙星、左氟沙星、可乐必妥、可乐必妥片剂、妥必来、田沙威、瑞科沙、丽珠强派、恒澳、金诺尔曼、京必妥新、爱信、瑞科沙、清康、安理莱、优普罗康、金裕星、强普信、状源、左福欣、希普吉定)5.环丙沙星(希普欣、安炎、丙氟哌酸、环丙氟哌酸、悉复欢、适普、适普灵、西普乐、斯普乐、希普乐、奔克、塞克星、旭普星、特美力、健宝灵、希珀福星、三峡安炎、喹诺仙、环福星)四、大环内酯类:1.琥乙红霉素(利君沙、痢菌沙、塞能莎、莱特新、圣诺、乙琥红霉素、乙琥威霉素、琥珀酸红霉素、红霉素琥乙酯、红霉素琥珀酸酯、琥珀酸乙酯红霉素、科特加、严停、治君能、乙琥红霉素、龙力、利力泌、利力凯)2.罗红霉素(罗力得、罗利宁、罗力宁、罗军清、迈克罗德、严迪、郎素、罗希红霉素、肟西红霉素、罗迈新、万罗新、罗红霉素胶囊、消力得、仁苏、罗得美星、必素林、麦克罗德、朗素、太儿欣、乐喜清、圣林、蓓克、乐尔泰)3.阿奇霉素(阿泽红霉素、阿齐红素、阿红霉素、氮红霉素、其仙、开奇、名奇新、齐隆迈、那琦、爱米琦、瑞奇、齐诺、明齐欣、洛奇、天琪、浦乐齐、丽珠齐乐、顺风康奇、再奇、开琪、博抗、希舒美、维宏、因培康、泰力特、抒罗康、舒罗康、红树、舒美特、赛乐欣、英琦星、尤尼克、君迪、力乐、塞东欣)五、磺胺类: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百炎净、复方新诺明片、复方新诺明、抗菌优、诺达明、S.M.Z)
常见感冒药(治疗病毒性的)
复方氨酚烷氨(盖克、感力克、快克、太福、永龙、平克、端克、太克、多多)酚麻美敏(神光日理、日理达、泰诺、灵诺)
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百服咛、扑热息痛、必理通、斯耐普、安佳热、静迪)
补骨脂注射液价格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