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痒出疹子的背后是药物过敏

文章来源:固定性药疹   发布时间:2019-12-20 14:13:49   点击数:
 

?点击标题下的生活与健康报   

恰好正在杭州的孙先生经朋友推荐来医院皮肤科就诊。

  

皮一科主任沈宏教授清楚地记得,在6月14日门诊看到孙先生的时候,他头面部、躯干和四肢已经密布着大量接近指甲盖大小的红色斑疹,尤其是长期受到背包摩擦的肩部和背部,尤为严重。

 

 

经过临床检查和实验室化验,考虑孙先生是发生了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IHS),如若继续听之任之甚至会危及生命。刻不容缓,孙先生立即被安排入院治疗。

  

医院后,就诊过程都在自主大厅,简单几步操作便一气呵成。便捷的就医医院信息化的巨大进步,在沈宏教授处的就诊更让他对接下来的治疗充满信心。“通过现场问诊和检查之后,沈主任马上就告诉了我诊断,分析出致病药物,当场停了药,还给出了第一步详细治疗方案。这是我在美国这么多年没有遇到过的。”经过近半个月的治疗,孙先生终于得以康复出院。

  

DIHS是一种少见且可危及生命的药物不良反应,其特征是潜伏期较长,伴皮疹、血液系统异常和内脏损害。

  

沈宏介绍,服药出现这样的综合征,并不是因为所用的药物太毒了或者药物本身质量有问题,其实不少药物都可引起药疹,只是概率不同。不同的人对药物的敏感性不一样。有的人对青霉素过敏,有的对头孢过敏。比如卡马西平是一种广谱抗惊厥药物。一般人按医嘱服用问题并不大,但携带HLA—B*基因的人群在服用卡马西平后患重症药疹的概率就比一般人高很多。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会有差别,患病或某些特殊身体状态下就相对易过敏,所以原本无药物过敏史的人也会突然中招。

服药后出现皮肤痒

出疹子及时就医

  

目前,可引起DIHS的常见致敏药物包括抗癫痫药物、部分抗生素、阿巴卡韦、奈韦拉平、解热镇痛药、别嘌醇和柳氮磺吡啶等。不合理用药,如用药剂量过大、时间过长、多种药物合用等因素,也是引发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的重要因素之一。

  

患者用药前一定要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史,同时注意阅读药物说明书,避免接触、使用已经过敏或与过敏药结构相似的药物。要严格按照医嘱慎重使用,千万不可自行调整药物用量。

  

老年人、免疫缺陷性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服用上述药物之前,医院做易感基因检测,提前发现药物过敏的可能。

“虽然药物过敏的预防难以面面俱到,但绝大多数药物发生过敏反应后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沈宏提醒,大家在服用敏感药物后,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

  

如果在输注青霉素等药物数分钟后出现呼吸急促、气短、血压下降、晕厥这类过敏反应症状,必须马上抢救。皮疹、瘙痒作为绝大多数药物最为常见、最早出现的药物过敏反应,是身体对我们发出的及时预警。一旦服药后服药后出现发热、面颈部和/或手足部特征性水肿性红斑、淋巴结肿大等状况,特别是在服用致敏药物后2~6周出现此症状,医院明确诊断。千万不要忽视或者抗拒检查,以免影响病情的诊治(在出现系统症状前,DIHS的皮疹通常很难与普通药疹相鉴别,需要血液学及其他相关检查进行明确)。









































甲氧补骨脂素能否治好白癜风
甲氧补骨脂素能否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gongnuan.com/jbby/116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