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和常人一样有喜怒哀乐,一样的去活着,这样的我,会更酷吧。”张乐说。
如今,他们与非感染者一样,也在好好生活,也在实现着自己的未来。
文
李玮
图
源自网络
排版
高永航
责任编辑
杨宇姿
电影《平常心》中,上世纪80年代艾滋病刚出现在美国时,有人说:“我们失去了整整一代人,这些刚刚起步的年轻人,就这样走了。”
90年代中,“鸡尾酒疗法”被提出,有效地延缓了病情的发展,延长了艾滋病人的生命。而如今,与非感染者一样,他们也在实现着自己的未来。
张乐是在上一年确诊的HIV阳性,提及那个最初传染自己HIV病毒的人:“一开始很恨他,可是我觉得自己更要对自己负责。说不上原不原谅,因为这事不存在对和错。”在得知自己被感染的时候,张乐脑袋里断片了一分钟,回过神后,他只有一个想法——不能死。“我家人不能没有我。”
根据《自我与他我之间:艾滋病患者的“双重”歧视问题——基于云南L艾滋病防治中心的实证调查》显示,在得知自己被感染HIV病毒后65.9%的感染者有过轻生举动。
“想到父母,才让我有了动力走下去,至少也要为了他们活下去。”张乐在疾控中心得知结果后,最大的担忧就是家人。给他做心理疏导的工作人员安慰他,这个世界上没有不要自己小孩的父母。“因为我了解我的父母,所以我知道他们不能没有我,我更不能轻生。”
面对这样的疾病,家人的陪伴让减少了张乐的恐惧。一次与母亲的聊天中,他突然无法抑制自己的情绪,将一切都倾吐出来,他没有遇到想象中的愤怒与责怪,只看到母亲眼神中的只有心疼和内疚,“我母亲除了很伤心之外,我更看到了她的坚强。”在知道张乐确诊HIV阳性后,他的妈妈对张乐更为照顾,同时也开始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