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试的诸多问题,指导

文章来源:固定性药疹   发布时间:2021-7-24 11:54:01   点击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处有哪些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401/4601404.html

作者:徐静审核:黄冬梅

关于头孢类抗菌药物使用前的皮试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我国的药品说明书和参考书对此有多种描述。那么到底需不需要常规做皮试?皮试液如何配置?具体操作规范有哪些?对此,临床存在诸多困惑。日前,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发布了一份重磅文件——《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年版)的通知》(下文简称《指导原则》)。确切的答案都在这里......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药物过敏反应分为哪几种类型?

药物过敏反应根据免疫机制的不同分为Ⅰ、Ⅱ、Ⅲ、Ⅳ四型。

●Ⅰ型为IgE介导的速发型过敏反应,通常在给药后数分钟到1小时之内发生,典型临床表现为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支气管痉挛、过敏性休克等。

●Ⅱ型为抗体介导的溶靶细胞过程,例如药物诱发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Ⅲ型为免疫复合物介导,例如血清病、药物相关性血管炎等。

●Ⅳ型为T细胞介导,例如药物接触性皮炎、固定性药疹、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等。

Ⅱ、Ⅲ、Ⅳ型为非IgE介导的迟发型过敏反应,通常在给药1小时之后直至数天发生。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试的目的是什么?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检测患者体内是否有针对该类药物及其代谢、降解产物的特异性IgE抗体(specificIgE,sIgE),预测发生Ⅰ型(速发型)过敏反应的可能性,降低发生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风险。预测Ⅱ、Ⅲ、Ⅳ型过敏反应不是皮试的目的,皮试也无法检测药品中是否含有杂质成分。

青霉素皮试是目前预测青霉素速发型过敏反应最快速、灵敏、有效的检测方法。目前我国青霉素类抗菌药物说明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均要求在使用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之前需常规做青霉素皮试。头孢菌素分解产物尚未完全明确,但现有的证据表明头孢菌素类的抗原决定簇主要由其侧链结构所构成。头孢菌素之间的交叉过敏性可能主要是由于具有相同或相似的C7位的R1侧链(见附表)。迄今尚无批准上市的头孢菌素皮试试剂,且皮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亦未确定

重点问题来了,头孢菌素用药前需要常规进行皮试吗?

头孢菌素给药前常规皮试对过敏反应的临床预测价值无充分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大多数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说明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均未要求头孢菌素用药前常规进行皮试。不推荐在使用头孢菌素前常规进行皮试,仅以下情况需要皮试:

1

既往有明确的青霉素或头孢菌素Ⅰ型(速发型)过敏史患者。此类患者如临床确有必要使用头孢菌素,并具有专业人员、急救条件,在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后,选用与过敏药物侧链不同的头孢菌素(见附表)进行皮试,其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

药品说明书中规定需进行皮试的。

过敏性疾病病史的人群要不要做皮试?

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和其他药物(非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发生头孢菌素过敏的几率并不高于普通人群,应用头孢菌素前也无需常规进行皮试。但上述患者用药后一旦出现过敏反应,症状可能会更重,应加强用药后观察。

皮试前服用了抗过敏药或其他药物会对皮试结果产生影响吗?

有些药物可抑制皮肤反应,导致假阴性结果,故皮试前,在病情允许时停用可能干扰皮试结果的药物。全身应用一代抗组胺药物停药至少2~3天,二代抗组胺药物停药至少3~7天,全身较长时间应用糖皮质激素停药至少7天,丙咪嗪类抗抑郁药、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停药至少7天,对皮试的影响才能消除。如用药史不明,或因客观原因无法停药或停足够长时间,应以磷酸组胺作为阳性对照,明确皮肤反应性是否受抑制而导致假阴性。

临床药师对头孢菌素皮试的建议

1、详细询问过敏史比皮试更重要。规范皮试阳性患者书写,应具体记录药品名称,如“头孢××皮试阳性”,不要笼统记录为“头孢类抗菌药物过敏”,并告知患者皮试阳性不等于过敏。

2、明确头孢菌素的皮试指征。除了指导原则中提及的两种情况外,其他情况不应做常规皮试。

头孢菌素皮试液的配制方法:

●头孢菌素皮试不引发皮肤非特异性刺激反应的推荐浓度为2mg/ml。若确需进行皮试,需将拟使用的头孢菌素加生理盐水稀释至2mg/ml浓度配制成皮试液。

●设立阴性对照(生理盐水)及阳性对照(0.01mg/ml磷酸组胺),有助于排除假阳性反应及假阴性反应。

3、之前有过某种头孢皮试阳性,因临床确需使用时,应尽量选用化学结构侧链差异大的其他头孢菌素类药物。

4、皮试阴性并不代表安全,应随时做好处理过敏反应的准备,备好急救药品,用药0.5-1小时内密切观察,做好急救措施。

详情请阅读《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年版》原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gongnuan.com/jbby/160124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