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你懂药,您吃对了么

文章来源:固定性药疹   发布时间:2019-2-2 4:34:09   点击数:
 

使用药物过程中您是否有以下困扰?

最近换药,血压却不降反升......

别人吃一粒好用,我要吃两粒......

长期服用,感觉效果没有以前明显了......

都是按说明书服药,为什么情况时好时坏......

总是吃药会不会对身体产生其他的副作用啊......

服药过程出现头疼、头晕、腹胀、便秘、胃肠不适等不适反应......

这些都是身体对您发出警示!

药,您真的吃对了吗?

相同疾病的一群人,服用同种药物给予相同的剂量,却出现不同的反应,大约有20-40%患者治疗不达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1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因“基因”而异

除了身高、性别、环境和饮食、合并用药、并发症、脏器功能等因素之外,基因多态性是影响药物在不同个体中表现出不同药效的重要内在因素。

药物进入人体后,通常要经过吸收、转运、代谢、受体结合(或与靶酶结合)等过程才能发挥药理作用,如果基因突变则可能造成药物代谢过程中相关代谢酶、受体、转运体等功能的差异这些差异的累积最终使药物效应(治疗作用/不良反应)呈现多样性,即个体差异。

2安全有效用药,基因检测帮您

个体化用药,就是药物治疗“因人而异”、“量体裁衣”,根据每个人基因、体质以及家族遗传病史等因素综合考虑,基于全面系统的检测来选择合适的药物,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年7月29日,我国卫生计生委发布了《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基因检测技术指南(试行)》,为安全用药提供了可以依据的重要标准。

个体化安全用药基因检测是基于药物基因组学,解读药物反应与个体基因型之间的关系,预测患者对于不同药物的不良反应程度,对安全用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目前,FDA已批准余种药物说明书上标注“药物基因组学”信息,PharmGKB数据库中已经收载药物说明书种,均标明了与疗效或不良反应有关的靶点基因或代谢酶基因。

精准医疗下的个体化用药

案例1:高血压用药

高血压患者常常面临这样的”艰辛路“:使用A药物,血压控制不佳;换用B药物后,则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换用C药物后,不良反应没了,但血压仍没有控制住;换用降压药D之后,患者的血压才得以控制!当然并不是每个患者都要经历这个漫长的”试药“路,但相当一部分患者需要经过1-2次的换药,才能实现最佳的治疗方案。

不管是单药治疗,还是联合治疗,每一步都有几种不同方案。怎么选?逐个尝试?有没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研究发现,高血压的发生与多种基因表型相关,基因表型不同,降压药物的治疗效果就存在显著差异。依据患者的基因型选取合适的降压药物,实现“基因导向型”个体化药物治疗,才能做到“量体用药”取得最佳降压疗效,也可以前瞻性避免治疗失败和严重不良反应。

案例2: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因有降胆固醇的功效而被许多人广泛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近60%以上患者均使用他汀药物进行血脂控制。

研究表明,肌酸激酶升高、肌肉疼痛是他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可能与SLCO1B1基因型有关。若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后血脂仍旧很高,可能与决定他汀疗效的ApoE基因型有关。

因此,服用他汀类药物前对SLCO1B1基因、ApoE基因进行检测,对预测、预防肌毒性及评估用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3:别嘌醇

别嘌醇是治疗高尿酸血症、痛风的常用药物之一,可以抑制尿酸生成。因价格便宜,医保可以报销,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降尿酸药物之一。而这样普遍的用药对于一些人却变成了可怕的“夺命丹”!

我们可以看到别嘌醇片说明书黑框里的毒副作用:该药可导致剥脱性皮炎、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药物超敏综合征,严重可导致死亡,建议一旦出现皮疹,立即停用及时到皮肤科诊治。

别嘌醇片说明书

鉴于,HLA-B*等位基因阳性者服用别嘌醇后发生严重皮肤不良反应的风险非常高,建议中国患者服用别嘌呤醇前进行基于检测,以预测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提高用药安全。

药物基因检测的意义

预判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以便选择合适的药物。

预判患者对药物的代谢速率,以制定个体化剂量。

预判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以提高用药安全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小跃

赞赏

长按







































哪家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冬季白癜风防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gongnuan.com/yfzl/112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