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题的分布比例、考试内容及难易程度上分析,考试的平均难度,参考全国卫生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药学(师)考试。药师是药学人员的初级技术职称,只有经国家或有关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内,从事药学专业工作的人员才可以考取该职称。该职称考试的科目主要包括基础知识(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相关专业知识(药剂学、药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知识点涵盖较多的科目包括药剂学、药理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等几大科目。
以下分享一些必考的高频考点:
考点一:药理学-青霉素类抗菌药物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作用机制:干扰敏感细菌细胞壁黏肽的合成,使细菌细胞壁缺损,菌体肿胀、变形,死亡。
作用靶位:细菌细胞内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
PBPs是细菌细胞壁合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酶。青霉素类作为PBPs底物的结构类似物,竞争性地与酶活性位点结合,从而抑制PBPs,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杀灭细菌。
青霉素类药物对处于繁殖期细菌作用强,而对已合成细胞壁、处于静止期者作用弱,属于繁殖期杀菌剂。
主要用于:G+、G-球菌及某些G-杆菌感染。
注意:多数G-杆菌无效。而对G-杆菌有效的是氨基糖苷类。
(二)典型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严重过敏反应在各种药物中居首位,与剂量无关。
过敏性休克、血清病型反应。
溶血性贫血、白细胞计数减少、药疹、荨麻疹、接触性皮炎、哮喘发作等。
2.吉海反应(赫氏反应)
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病时,致症状(寒战、咽痛、心率加快)加剧病原体死亡所致。
3.其他
大剂量应用-脑脊液药物浓度过高-青霉素脑病(肌肉阵挛、抽搐、昏迷等)。
大量应用青霉素类钠盐-高钠血症-心力衰竭。
大量应用青霉素类钾盐-高钾血症、钾中毒反应。
长期、大剂量用药-菌群失调,出现二重感染(由念珠菌或耐药菌引起)。
肌内注射区-周围神经炎。
(三)禁忌证
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或青霉素皮试阳性者。
(四)药物相互作用
1.与氨基糖苷类混合后,两者抗菌活性明显减弱-两药不能置于同一容器内给药。
2.可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
3.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和磺胺类-减少青霉素类的肾小管分泌而延长其血浆半衰期。
下列关于青霉素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青霉素G高效、低毒、窄谱
B.氨苄青霉素对伤害有效
C.青霉素G对革兰阳性杆菌无效
D.主要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
E.青霉素G对梅毒及钩端螺旋体有效
C
青霉素为高效、低毒、窄谱抗生素,其抗菌谱为:对革兰阳性球菌有效;对革兰阳性杆菌有效;对革兰阴性球菌有效,对革兰阴性杆菌无效;对放线菌、螺旋体有效。氨苄青霉素为广谱半合成青霉素,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强,对伤寒、副伤寒有效
考点二:药理学-解痉药阿托品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阿托品用于:
(1)各种内脏绞痛,如胃肠绞痛及膀胱刺激症状。对胆绞痛、肾绞痛的疗效较差。
(2)全身麻醉前给药,减少麻醉过程中支气管黏液分泌,预防手术引起的吸入性肺炎。严重盗汗和流涎症。
(3)缓慢性的心律失常-窦房阻滞、房室阻滞。
(4)抗休克。
(5)解救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导致的M样症状)。
(6)眼科-睫状肌炎症以及散瞳。
常见的有:便秘、出汗减少、口鼻咽喉干燥、视力模糊、皮肤潮红、排尿困难(尤其是老年患者),口干(特别是男性)。
监护用药风险-阿托品:
(1)妊娠期-可使胎儿心动过速;
(2)哺乳期-抑制腺体分泌,导致乳汁分泌减少;
(3)老年人-排尿困难、便秘、口干。夏天-汗液分泌减少,体温升高。
(4)诱发青光眼。
治疗胃肠绞痛应选用
A.毛果芸香碱
B.阿司匹林
C.阿托品
D.吗啡
E.后马托品
C
阿托品为非选择性M受体阻断药,对内脏平滑肌痉挛有很强的解痉作用。但阿托品对胆绞痛及肾绞痛疗效较差,常合用吗啡类镇痛药。后马托品为阿托品合成代用品,用于眼科。吗啡虽有较强的镇痛作用,但兴奋胃肠道平滑肌。阿司匹林对慢性钝痛效果好,对内脏绞痛无效。毛果芸香碱,为M受体激动剂,对眼和腺体作用强。
考点三:药剂学-注射剂
一、注射剂的分类与特点
注射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溶剂或分散介质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
(一)注射剂的分类
按分散系统分类分为四类
pH:≈7.4(血液),4~9
渗透压:量大、静注:与血浆等渗或偏高渗
稳定性
安全性
澄明:无可见异物或不溶性微粒
无菌
无热原
注射剂的质量要求不包括
A.无菌
B.无热原
C.无可见异物
D.无不溶性微粒
E.无色
E
此题考查注射剂的质量要求。质量要求中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