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应明确说明买药的目的和病症;
3.购买处方药时必须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购买和使用;
4.购买非处方药时,应对患者本身的疾病有明确的了解,如曾用过什么药品?用药的效果如何?有无过敏史?应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执业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5.应查看药品包装上标注的生产日期、有效期等内容,必须注意:药品只能在有效期使用,并注意保存的方法;
6.注意索要和保留购药凭证。在购买药物之后一定要把购买药物的凭证保管好,如果在服用药物期间出现了某方面的问题,购药凭证就是自身投诉和索赔的重要依据。
02
什么是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是指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及使用的药品。处方药英语称PrescriptionDrug或EthicalDrug,非处方药英语称NonprescriptionDrug,在美国又称之为“可在柜台上买到的药品(OverTheCounter)”简称OTC,根据非处方药药品的安全性,可分为甲、乙两类。此已成为全球通用的俗称。
经营处方药、非处方药的批发企业和经营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的零售企业必须具有《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其授权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其它商业企业可以零售乙类非处方药。
03
如何查询药品真伪?可以登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输入药品的名称、批准文号、生产企业等信息进行查询。
04
购买处方药的注意事项?患者在进药店购买处方药时,应事先咨询医生,或向药店的药师进行用药咨询,尽量避免擅自用药所酿成的大祸。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市民有个头疼脑热的,医院排队看医生,喜欢就近到药店购买止痛片、红霉素、咳嗽糖浆之类的药对付。但他们没有注意到,这些药品都属于处方药,如果没有医生、药师的指点擅自服用,很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据中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统计,处方药的不良反应远远高于非处方药,请大家高度重视!
05
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英文AdverseDrugReaction,缩写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固有特性所引起的,任何药品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①导致死亡;②危及生命;③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④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⑤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⑥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06
什么是药品的副作用?老百姓俗称的“副作用”就是指药品不良反应。在学术上,药品的副作用只是药品不良反应的一种,也叫副反应,是指药品按正常剂量服用时所出现的与药品的药理学活性相关,但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出现这类反应的药品具有两种以上的药理学作用,例如阿托品具有解除胃肠道肌肉组织痉挛作用,同时也具有扩大瞳孔的作用。当患者服用阿托品治疗胃肠道疼痛时,容易产生视物不清的副作用。药品不良反应除副作用(副反应),还包括药品的毒性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变态反应等。一般情况下,药品的副作用程度较轻,如果有的人副作用程度很重,就要考虑改用别的药。患者初次服用某种药品,一般要从较低剂量开始,服用后注意疗效怎样,有没有副作用;如疗效、副作用不明显,遵医嘱可适当增加剂量,但不能超过最大治疗剂量。增加剂量后更要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07
出现不良反应后如何应对?使用药品后,有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嗜睡、头晕、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皮疹、瘙痒,无力、口干等症状。极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包括全身发疹型皮疹伴瘙痒、严重荨麻疹、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肝功能异常,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昏厥,间质性肾炎,白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等。患者一旦出现疑似的症状就应当立即停药,一些症状在停药后可自行好转,如果症状较重、或停药医院检查治疗。
08
如何正确阅读药品说明书?药品的使用说明书一般包括对这个药品各方面的简单介绍,患者服用前应该认真地阅读,特别要认真阅读其中有关本品适应证、禁忌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介绍,服用药品一定要遵守说明书的规定。但是,目前说明书上有关这些内容的介绍一般都很简单,例如不良反应方面只是列出了该药品主要的、已知的不良反应,有些只在少数、个别人身上发生的不良反应就不一定具体列出。有些上市多年的老药还不时发现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说明书上列出了用药方法,如肌内注射、静脉注射、一天几次等,一定不要弄错;一次用药的剂量是指大多数人的安全有效剂量,有些人因为个体差异,对药品的作用特别敏感,很低的剂量应可能出现不良反应。这种情况在药品上市前不一定能发现。所以用药前,即使认真地阅读了说明书,按说明书的规定服用,还要留心药品的不良反应。
09
说明书上的药物剂量怎么看?先让我们学会看药品规格。每一包装的药品都会写规格,如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7片:30mg是每片的剂量,7片是这盒药中的数量。当医师注明您要每次服用30mg,就说明每次应该服用一片硝苯地平控释片。这时您只要谨记“30mg=1片”“60mg=2片”,简单换算就可以了。另外,有的药品并非是整片服用,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其规格是25mg×20片。医嘱:12.5mg/次;一日两次。其中12.5mg是25mg的一半,即一次服用半片,一日服用两次(早晚各服一次)。
通过以上事例不难看出,在用药剂量上我们首先看清药品的单位,不管他是mg、g还是ml,只要包装单位和医嘱单位上写的一致,我们换算两者的数量倍数,得出该服用的片数即可。当药品为溶液剂型,要用重量单位计算用量时,请您先看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布洛芬混悬液规格是ml:2g,即:“ml=2g”,当您要服用0.2g时,服10ml即可。
不同的药物,不同的用量,按照以上方法,相信您可以清晰、准确地换算药品用量。
10
老年人用药应注意什么?老年人在用药时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掌握用药指征,合理选择药物:用药前要有正确的诊断,明确的适应证,做到对症下药,应尽量少用药或不用药。例如老年人容易感冒发烧,但一般的感冒发烧不一定要使用抗生素。
2.掌握最佳用药剂量:老年人的用药剂量,应根据年龄、体重和体质情况而定。如一般从最小剂量开始(采用成人常用量的1/3~1/2)。
3.严格遵照医嘱服药:老年人容易发生忘服、误服、重复服或多服的情况,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或产生不良反应。老年人应当对于所服用的药品在用药前认真核对药名和医嘱,用醒目的字迹标明用药方法和次数,做到遵照医嘱,按时、按量和按次数服药。
4.注意联合用药时的药物相互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应用时,可能产生有害(降低疗效或增强毒性)的药物效应。而许多老年人因患有多种疾病,经常同时服用几种药物,因此,联合用药一定要慎重。
11
哪些药可能影响儿童的健康?国内外已有资料表明,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有可能损害儿童的听神经,引起耳聋;多黏菌素、去甲肾上腺素能引起儿童的肾脏损伤;胃复安能引起一些儿童的脑损伤;四环素、氟哌酸等药物能影响幼儿牙齿、骨骼的发育;感冒通能引起儿童血尿;鼻眼净(萘甲唑啉)能引起儿童中毒等,儿童用药的选择应特别慎重。
12
孕期用药应把握什么原则?孕期药物的选择原则:孕妇用药必须有明确的指征并对治疗疾病有益,不宜滥用药物,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宜不用。同时,应清楚了解孕周,严格掌握剂量及持续用药的时间;要合理用药,及时停药。当然,有些药物有可能对胎儿有不良影响,但对于危及孕妇健康或生命的疾病,在权衡利弊后仍需用药治疗。
孕妇应多选用目前已证明对灵长目动物胚胎无害的药物;当有两种以上药物疗效基本相同时,应选用对胎儿危害较小的一种,或选择已用于临床多年并对其是否对胚胎或胎儿有不良影响已有临床资料证实的药物,少用或不用新上市、虽然有动物实验资料但缺乏临床资料的药物。在孕早期,能不服药或暂时可停用的药,应不用或暂时停用;分娩时或哺乳期用药必须考虑到对新生儿的影响。
13
如何妥善储存各类家用药品?严格遵照药品的贮存要求保管:
1.冷藏保存。受热后易变质的药品一般在包装上都会注明贮藏温度,一般室温达不到这一要求,因此宜放在冰箱中冷藏。常用的有胰岛素、丙种球蛋白及各种生物制剂,受热后易变形的药品有各种肛门栓剂、阴道栓剂。
2.密闭保存。有些药品久置空气中易于风化,应密闭保存,如硼砂、硫酸镁、枸橼酸等;有些药品长期接触空气会被氧化,如维生素C、鱼肝油滴剂等。一些易挥发的药物,如红花油、碘酒及其他含酒精的制剂也要密闭保存。要密闭保存的药物应放在玻璃瓶内,瓶口要封严,不能用纸盒贮存,否则易变质。
3.防潮保存。许多药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药品可出现融化、发霉、发酵、粘连等潮解现象,这些药物就不能使用。因此,应尽量将它们放在密闭的小瓶内,并置于干燥处保存。特别容易潮解的药品有:阿司匹林、干酵母、维生素B1、葡萄糖酸钙及一些含糖多的糖衣片,胶囊剂也极易受潮。
4.避光保存。有些药品如氨茶碱、维生素C、硝酸甘油及各种针剂在光线作用下,会使其变质,应放置在棕色瓶中并置于暗处保存。当然,其他药品也要尽量避光。
14
怎样管理家庭药箱?1.分类存放。中药和西药分开,外用药和内服药分开,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开,成人与小儿药分开,急救药与常规药分开,特别要注意的是毒性较大的药品要严格保管,标记清楚,以免拿错、误服,发生危险。药品应放在安全的地方,防止儿童误服。
2.注意有效期与失效期。药品均有有效期和失效期,过了有效期便不能再使用,否则会影响疗效,甚至会带来不良后果。散装药应按类分开,并贴上醒目的标签,写明存放日期、药物名称、用法、用量、失效期。每隔3个月左右,最好将家庭药箱检查一遍,如果发现药品发生变质、潮解、霉变或过期等现象,则需要及时丢弃、及时更换,以免误服。
3.注意药品的贮存条件。药物常因光、热、水分、空气、酸、碱、温度、微生物等外界条件影响而变质失效。因此,应注意药品的保管条件,避免高温、光照和潮湿。许多药品说明书中有“密封,阴凉处保存”字样,密封是指隔绝空气,避免药品氧化等,也避免潮湿空气的进入,造成药物的潮解等。阴凉处是指不高于20℃的环境中,如果是“冷处”,就应在2~10℃环境中,一般冰箱的冷藏室可以满足要求。
4.注意外观变化。贮备药品使用时应注意观察外观变化。如片剂产生松散、变色;糖衣片的糖衣粘连或开裂;胶囊剂的胶囊粘连、开裂;丸剂粘连,霉变或虫蛀;散剂严重吸潮、结块、发霉;眼药水变色、混浊;软膏剂有异味、变色或油层析出等情况时,则不能再用。
来源: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