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神农本草经》,汉代,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属于集体创作,载药数种。(神在最早的时候有,农民经常流汗(汉代))
《本草经集注》:南北朝梁代,首创按自然属性分类药物的方法。
(集注,是对神农本草经进行集注,通过自然属性分类来集注)
《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图文并茂、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第一部药典,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新修:重新来修,是由国家组织的,因此有图文,唐代的兴盛也造就了这第一部官修本草)
《证类本草》:总结了北宋以前药物学成就,集宋之前本草学大成。
(宋代包拯破案讲究证据)
《本草纲目》:李时珍(明代),中古时代最完备的分类系统。(珍视明滴眼液)
《本草纲目拾遗》:清代,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拾遗:捡漏,所以新增最多)
《中华本草》:当代作品,全面总结了中华民族余年来传统药学成就。(当地的作品,集继往开来的成就,所以载药最多。)
※考点2:五味
辛:能散、能行,能发散、行气、活血。
甘:能补、能缓、能和,能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
酸(涩):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作用。
苦:能泄、能燥、能坚。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通便。
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
※考点3:七情
单行:单独,不需辅助
增效
相须:相互需要
相使:使得更厉害
减毒
相杀:杀毒软件。(生姜杀半夏)
相畏:杀人会怕。(半夏怕生姜)
减效
相恶:相互厌恶,工作效率就降低了。
增毒
相反:反目成仇,仇恨增深
※考点4:道地药材(★★★★)
云南:三七、木香
贵州:天麻
安徽:木瓜
东北:人参
福建:泽泻(福泽天下)
河南:四大怀药——牛膝、山药、菊花、地黄。
(河南牛山,菊花遍地黄)
河南——怀庆
牛山——牛膝、山药
菊花遍地黄——菊花、地黄
浙江: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玄参、杭白芍、杭白菊、杭麦冬、郁金。
浙江玄参,被胡输得一穷三白,抓山猪卖金。
被胡输得一穷三白——被:浙贝母
——胡:延胡索
——三白:白术、白芍、杭白菊
抓山猪卖金——山猪:山茱萸
——卖金:麦冬,郁金
※考点5:采收时间
采收原则:有效物质最多、产量最多的时候采收。
根及根茎类:秋、冬地上部分将枯萎时,春初发芽前、刚露苗时。
茎木类:秋、冬两季
皮类:春末夏初
叶类:光合作用旺盛,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
花类:一般不宜在完全盛开后采收(残花败柳)
果实:多自然成熟时采
种子:完全成熟
全草类:充分生长,茂盛时采
大多数动物类、矿物类全年可采
※考点6:产地加工
拣、洗:除去泥沙杂质和非药用部位,芳香气味的药材一般不洗。
切片:较大的根及根茎类、坚硬的藤木类、肉质的果实类,挥发性成分和有效成分易氧化的不切。
揉搓:中皮、肉易分离使药材质地松泡的皮肉紧贴。
蒸、煮、烫:含浆汁、淀粉和糖分多的药材,蒸至杀死虫卵或蚜虫。
发汗:促使变色、增加气味、减少刺激性、有利干燥。
(发汗的药材:玄参、厚朴、杜仲、茯苓、续断;选厚肚夫婿——玄厚杜茯续)
低温干燥:一般不超过60℃
※考点7:溶剂极性大小
极性从大到小:
水>甲醇>乙醇>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醚>氯仿>苯>四氯化碳>石油醚
对于这个顺序大小,我们只需要拆分再合并就可以记牢了。
甲醇>乙醇>丙酮>正丁醇:甲乙丙丁
乙酸乙酯>乙醚:2个乙1个乙
氯仿>苯>四氯化碳:氯仿笨死了(笨:笨;死了:四氯)
我们生活中,石油不溶于水,浮在上面,所以水是极性最大的,石油醚最小。
最后合并起来:水>甲醇>乙醇>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醚>氯仿>苯>四氯化碳>石油醚
※考点8:分离方法
分离方法通过六种原理来分离:
溶解度、分配比、吸附性、沸点、分子大小、解离程度。
溶解度:有溶解意味着就有沉淀,通过溶解度的不同,分离沉淀,例如有结晶和重结晶。
沸点:沸点就是在沸腾的时候分离,先沸先分,例如分馏法。
分配比:分配比是指在两种液体里面分配比例不一样,从而分离。我们可以注意到,是在两种液体里面,所以就有:液-液萃取法、液-液分配色谱。
“液-液”:指的就是两种液体。
吸附性:吸附想要的,不要的流掉。主要有聚酰胺和大孔树脂。
分子大小:物质的分子大小不一,通过某种介质将大小分开,例如有凝胶和膜。
解离程度:解离,有个“离”字,说明与离子有关,对应的就是“离子交换树脂”,也有一个“离”字。此外,离子交换树脂不溶于水,但可以在水中膨胀。
※考点9:波谱方法应用
质谱(MS):确定分子量及求算分子式。(分子质量——质:质谱)
红外(IR):提供官能团信息(宏观调控:红官——红外官能团)
紫外(UV):判定共轭体系。紫外线下工作,为了不让家人共饿(共轭)
核磁(NMR):质子(碳原子)的类型、数目及相邻原子或原子团的信息,用于结构测定。(核:核心,结构的核心是碳原子;磁:磁铁有吸引相邻的东西,相邻原子的信息)
※考点10:含生物碱的中药
苦参和山豆根: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苦参和山豆根都很苦。
洋金花和天仙子:莨菪碱(阿托品)和东莨菪碱。西洋金花貌若天仙,但
是浪荡。
麻黄:麻黄碱和伪麻黄碱,有麻黄两个字和碱字。
黄连:小檗碱(指标:盐酸小檗碱)。小波(檗,bo)潘金莲。
马钱子:士的宁(番木鳖碱)和马钱子碱。古代出行骑马,现代打的士。
川乌: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
延胡索:延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素。
防己:汉防己甲素、汉防己乙素。
※考点11:有机胺类生物碱(★★)
有机胺类生物碱:氮原子不在环内,有麻黄碱、秋水仙碱、益母草碱。
※考点12:苷类的显色反应(★★)
Molish反应:α-萘酚和浓硫酸,用于糖(单糖、寡糖、多糖)、苷,两液面交界处出现棕色或紫红色环。茉莉花糖(茉莉:molish,糖:糖类)
三硝基苯酚试纸反应:苦杏仁苷,苦杏仁苷水解产生的苯甲醛呈砖红色反应。(记忆:一个苦心人养了三只小鸡。苦心人——苦杏仁,三只小鸡——三硝基)
含有氰苷(苦杏仁苷属于氰苷)的药材有:苦杏仁、桃仁、郁李仁(记忆:杏林青年人才辈出,桃李满天下)
※考点13:含醌类的常用中药
蒽醌类:大黄、虎杖、何首乌、芦荟、决明子、茜草。(老虎吃草也绝不吃子,为感激上天的恩惠)
老虎——大黄、虎杖、何首乌(老虎黄色和黑色条纹——虎:虎杖,黄:大黄,黑:何首乌)
草——茜草
绝不吃子——决明子
恩惠——蒽醌芦荟
菲醌类:丹参(单飞:丹参、菲醌)
萘醌:紫草(这样子,很无奈:子——紫草,无奈——萘醌)
※考点14:含香豆素的常用中药
含香豆素的常用中药:秦皮、前胡、肿节风、补骨脂(经常用大腿架着胡琴,骨头肿了)
胡琴——前胡、秦皮;骨头肿——补骨脂、肿节风。
秦皮:七叶苷(秦皮甲素)、七叶内脂(秦皮乙素)——战国七雄,秦为
王。
肿节风:异嗪皮啶、迷迭香酸。(被迷得跌倒,皮开肉腚,都肿了)
※考点15:含木脂素的常用中药
含木脂素的中药:五味子、厚朴、连翘、细辛
细心的花木兰,穿厚厚的衣服女扮男装瞒天过海,战争之后做会女人,过
上五味杂陈的小日子,女扮男装久了,连翘臀都不会了。
细心——细辛;
木——木脂素;
厚厚的衣服——厚朴;
连翘臀——连翘。
※考点16:含黄酮的常用中药(★★★★★)
含黄酮的常用中药:黄芩、槐花、银杏叶、陈皮、葛根、满山红
(老陈看到泛黄的银杏叶书签,怀念起初恋黄琴,多想返老还童,跟她一起去看那满山的红花)
老陈——陈皮——橙皮苷;
银杏叶书签——银杏叶——黄酮醇苷、萜类内酯(黄铜色的银杏叶,贴在纸内)
怀——槐花(米)——芦丁(治疗出血症);
黄琴——黄芩——黄芩苷(抗菌、消炎);
跟——葛根——大豆素、葛根素(缓解高血压的头痛);
还童——黄酮;
满山的红花——满山红——杜鹃素(祛痰作用)。
※考点17:挥发油的性质
挥发油的化学组成:萜类(单萜、倍半萜),芳香族(小分子),脂肪族(小分子)
小芳脂肪多,好像油贴在身上(小芳——小分子芳香族;脂肪——脂肪族;油贴——挥发油,萜类)
挥发油的化学常数:酸值、酯值、皂化值
油脂放久发酸,用肥皂洗(油—挥发油;脂—酯值;酸—酸值;皂—皂化值)
※考点18:含挥发油常用中药
挥发油,顾名思义,容易挥发成气体,一般用“气相色谱法”,都有一个“气”字。
含有挥发油的中药:薄荷、莪术、艾叶、肉桂(都是有香气的)
薄荷:单萜类及其含氧衍生物(薄荷贴膏)
莪术:倍半萜类化合物(我的足肿了一倍半)
艾叶:单萜类衍生物(哎,单眼皮)
肉桂:桂皮醛
※考点19:含萜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含萜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青蒿、龙胆、穿心莲
(青蒿治疟疾,犹如赵子龙一身龙胆,梨花枪穿心而过,把疾病治得服服帖帖)
青蒿——青蒿素——抗疟
龙胆——龙胆苦苷(属于裂环环烯醚萜苷类)——胆子吓裂了
穿心莲——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二萜内酯,抗炎作用)——潘金莲一心二意
※考点20:含三萜皂苷的常用中药
含三萜皂苷的常用中药:人参、三七、甘草、商陆、柴胡、黄芪、合欢皮。
记忆:三人合谋商量用荒弃的柴草来放火。
三——三萜皂苷,三七
人——人参
合——合欢皮(齐墩果酸型三萜皂苷)
商——商陆
荒弃——黄芪
柴——柴胡(齐墩果烷衍生物)
草——甘草
人参:人参皂苷二醇型(A型)、人参皂苷三醇型(B型)、齐墩果酸型
(C型)——(2A3B齐CC)
※考点21:三萜皂苷的分类
四环三萜:羊毛甾烷型、达玛烷型
四环三萜:大妈买羊毛
五环三萜:齐墩果烷型(齐墩果酸)、乌苏烷型(乌苏酸,又称熊果酸)、羽扇豆烷型(羽扇豆醇、白桦醇和白桦酸)
乌苏酸,又称熊果酸——黑熊。
羽扇豆烷型(羽扇豆醇、白桦醇和白桦酸)——白色羽毛
※考点22:含甾体皂苷的常用中药
含甾体皂苷的常用中药:麦冬、知母(母亲卖崽)
母亲——知母;卖——麦冬;崽——甾体
麦冬:鲁斯可皂苷元(迈冬不过,路死街头:迈冬——麦冬,路死——鲁斯可皂苷元)
知母:知母皂苷BⅡ、芒果苷
※考点23:强心苷的特点
甲型强心苷:五元不饱和内酯环(甲午中日战争:甲型,五元)
乙型强心苷:六元不饱和内酯环(在甲型的基础上加1元)
强心苷:含有α-去氧糖是区别于其他苷类成分的一个重要特征,如:洋地黄毒糖(2,6-二去氧糖)(吃毒糖,缺氧了,需要强心抢救)
※考点24:含胆汁酸的常用中药
含胆汁酸的常用中药:牛黄、熊胆(牛黄是胆结石,一字在于“胆”)
牛黄:含8%胆汁酸,主要成分为胆酸、去氧胆酸和石胆酸
熊胆:牛磺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去氧胆酸、胆酸
※考点25:有机酸
马兜铃酸:马兜铃、细辛、天仙藤、寻骨风、青木香、关木通、广防己
(为广防己,骑马通关、爬上青木仙藤,细心寻找仙骨)
其中青木香、关木通、广防己取消了马兜铃酸的药用标准。
(马——麻,两木一广,青木香、关木通、广防己)
金银花:绿原酸=咖啡酸+奎宁酸
当归:阿魏酸
※考点26:含强心苷的常用中药
含强心苷的常用中药:香加皮、罗布麻叶
香加皮——杠柳毒苷,杠柳次苷(甲型强心苷类)
罗布麻叶——加拿大麻苷、毒毛旋花子苷元-β-D-毛地黄糖苷(甲型强心苷类)
※考点27:炮制常用液体辅料及作用
液体辅料:酒、醋、盐水、姜汁、蜜、油
?酒(大黄、黄连、当归)
(1)改变药性,引药上行(喝酒上脑)
(2)增强活血通络作用(喝酒满脸通红)
(3)矫臭矫味(炒菜加酒更香)
?醋(柴胡、延胡索、乳香)
(1)引药入肝。(酸入肝)
(2)降低毒性。(虾蟹蘸醋)
(3)矫臭矫味。(醋是调味品)
?麻油(淫羊藿)
利于粉碎(油炸容易粉碎)
?盐水(杜仲、泽泻、黄柏、车前子——黄柏车上泻肚子)
(1)引药下行,增强疗效。(咸寒往下)(2)缓和药物辛燥之性。(海水咸寒)
(3)矫味、防腐。(腌咸鱼)
?姜汁(厚朴、竹茹)
(1)制其寒性,增强和胃止呕作用。(2)缓和副作用,增强疗效。
?蜂蜜(麻黄、枇杷叶、甘草)
(1)增强润肺止咳(2)增强补脾益气
(3)缓和药性
(4)矫味和消除副作用
※考点28:炮制常用固体辅料及作用
固体辅料:麦麸、河砂、稻米、土、滑石粉、蛤粉
?麦麸(和中益脾)
(1)增强疗效(补脾)
(2)缓和药性
(3)矫臭矫味(麦片香)
?河砂(导热)
(1)便于粉碎
(2)降低毒性(温度破坏)
(3)矫臭矫味
?稻米(补中健脾)
(1)增强疗效(同样功效)(2)降低刺激性和毒性(斑蝥)
?土(温中和胃、止呕止血、涩肠止泻)
(1)降低药物的刺激性
(2)增强药物疗效
?滑石粉(导热)
利于粉碎、煎煮(水蛭)
?蛤粉
(1)去腥味(2)增加疗效(阿胶)
※考点29:煅法
?明煅法:不隔绝空气的方法,适用:矿物类、贝壳类、化石类。
贝壳类(酥脆):牡蛎、石决明
带结晶水矿物(去水):白矾、石膏
?煅淬法:药物在高温有氧条件下煅烧至红透后,立即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中骤然冷却的方法(冰火两重天)。适用:质地坚硬,经高温仍不能疏松的矿物药。
质地坚硬(矿物药):赭石、自然铜、炉甘石
?扣锅煅法:药物在高温缺氧条件下煅烧成炭的方法称为扣锅煅法。适用:质地疏松、炒炭易灰化的药物——血余炭。
※考点30:蒸煮燀法
蒸:用蒸气加热药物,软化。(黄芩、天麻)
煮:液体加热药物,减毒。(附子、川乌)
燀:在沸水中短时间浸煮,去皮。(苦杏仁、白扁豆)
※考点31:其他制法
复制:半夏、天南星(减毒)
发酵:六神曲
发芽:麦芽
制霜:巴豆、西瓜霜
煨:肉豆蔻、木香
提净:芒硝
水飞:朱砂、雄黄(分离制备极细腻粉末)
※考点32:纯度检查
水分测定:滴定法、烘干法、减压干燥法、甲苯法(挥发性)、气相色谱
色度检查:用以检查有色杂质的限量,白术
酸败度测定:油脂或含油脂的种子类药材,发生化学变化,出现异臭味
※考点33:贮藏条件
遮光:不透光的容器包装
阴凉处:贮藏温度不超过20℃
凉暗处:避光+不超过20℃
冷处:2℃-10℃
常温:10℃-30℃
※考点34:散剂
散剂具有以下特点:
①制备简便;
②有利吸收,起效迅速;
③外用对疮面有一定的机械性保护作用;
④适于口腔科、耳鼻喉科、伤科和外科;
⑤适于小儿给药。
⑤对于这几个特点的理解其实是十分简单的。制备方面,一棍子下去,马上就散了,可想制备很方便;药物打成散,很显然更利于吸收了;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喉风散,用于喷口腔溃疡,所以散剂对疮面有保护作用而且可以用于口腔科;给小儿给药的时候,经常会把药品磨成粉,所以散剂也适于小儿给药。
不适用制备出散剂的有几类:
①刺激性大;
②易吸湿、氧化变质的;
③挥发性剂量大的。
散剂顾名思义,是散状的,散状意味着暴露在空气的面积更大,所以对于容易吸湿、挥发性大、容易氧化的就不适用了。如果我们用的喉风散是刺激性很大的药品,例如像胡椒粉一类的东西,你还会用吗?所以刺激大的也不宜做出散剂。
※考点35:酊剂的含药量
酊剂:原料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也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
酊→酉→酒,酊剂是以乙醇为溶剂的。
毒性药的酊剂,每ml应相当于原饮片10g;其他酊剂,每ml相当于原饮片20g。(独一无二:毒一无二,有毒的是10g,无毒的是20g)
※考点36: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的含药量
流浸膏剂、浸膏剂系指饮片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部分或全部溶剂,调整至规定浓度而成的制剂。
流浸膏剂系指每1ml相当于饮片1g者为流浸膏剂;
浸膏剂分为稠浸膏和干浸膏两种,每1g相当于饮片或天然药物2~5g。
(流浸膏,有个“流”字,说明是液体,在河流的一个地方流到另一地方的水是一样的,所以流浸膏是1对应1的关系,1ml等于1g。而浸膏剂与流浸膏的区别就是少了一个“流”字,说明是半固体,用g来表示,1g对应2-5g)
※考点37: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有非离子型和离子型;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主要有两个:单甘油酯和聚山梨酯类。(单和聚非离子)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又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脂肪酸硫酸(酯)钠类。
(硫酸化,意味着有硫酸根SO42-,这是个阴离子,所以有“硫酸化”字样的是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洁尔灭、新洁尔灭。
(看到洁尔灭,我们会不知觉的想到经常广告的一个东西,叫“洁尔阴”,洁尔灭把阴“灭了”,就剩下“阳”了,洁尔灭阴,所以是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卵磷脂。
(卵磷脂,就让我想起了卵子,卵子要和精子结合才有新生命,卵子、精子来自于两性。因此卵磷脂是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考点38:注射剂附加剂
注射液附加剂一般有以下作用:增加溶解度、防止药物氧化、调节渗透压。
增加溶解度的有两种:增溶剂和助溶剂。
增溶剂:聚山梨酯80(吐温80),胆汁
助溶剂:丙二醇、甘油(丙三醇)、聚乙二醇或
我们可以这样记忆,喝了两三杯酒,胆汁都吐出来了。
防止药物氧化的有:抗氧剂、惰性气体、金属络合剂。
抗氧剂:抗坏血酸、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我们可以看到是“亚硫”和“硫代”,亚易被氧化成正,硫代就是代替出来氧化。
惰性气体:二氧化碳、氮气。
金属离子络合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EDTA是出名的金属络合剂。
调节渗透压:氯化钠、葡萄糖。我们输液的时候最常见的就是这两个东西了,就是为了调节渗透压。
※考点39:乳膏软膏基质
乳膏软膏的基质主要油脂性、乳剂型、水溶性的。
油脂性基质:油脂类(动物油、(氢化)植物油),类脂类(羊毛脂、蜂蜡),烃类(凡士林、(液体)石蜡),硅酮类(二甲基硅油)
乳剂型基质:水包油、油包水
水溶性基质:纤维素衍生物(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二醇
※考点40:栓剂的基质
栓剂的基质包括两类:油脂性基质和水溶性基质。
油脂性基质:可可豆脂、半合成脂肪甘油脂类(半合成椰子油脂、半合成
山苍子油脂、半合成棕榈油脂)。
用可可豆通过半合成的方式,做出栓剂模样的巧克力。
水溶性基质:甘油明胶(阴道栓剂基质)、聚乙二醇类。
下篇(41~80个高频考点)
※考点41:明胶空心胶囊的囊材
明胶空心胶囊的主要囊材是明胶。
增稠剂:琼脂(琼脂是有粘稠的)
增塑剂:甘油、山梨醇、羧甲基纤维素钠。(塑造纤细身材:少吃油,多
吃梨)
遮光剂:二氧化钛(纯钛眼镜,防止紫外线,遮光)
着色剂:柠檬黄、胭脂红
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败宣言:本人任何事都要做甲等)
增光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彩色笔12种颜色,使图画增添光彩)
芳香矫味剂:乙基香草醛(香草,味道好)
※考点42:片剂稀释剂与吸收剂
稀释剂:主药剂量小于0.1g;或浸膏黏性太大;含浸膏量多而制片困难者。
吸收剂:用于含有较多挥发油、脂肪油或其他液体,而需制片者。
主要包含有:淀粉、糊精、预胶化淀粉、糖粉、乳糖、甘露醇、硫酸钙二水物、磷酸氢钙、微粉硅胶。
我们可以这样来归类,淀粉、糊精、预胶化淀粉为一类,糖粉、乳糖、甘露醇为一类,硫酸钙二水物、磷酸氢钙为一类,微粉硅胶为其他类。
?淀粉是常用的稀释剂、吸收剂和崩解剂,糊精是淀粉的水解中间产物,预胶化淀粉是通过淀粉物理、化学改性产物。因此淀粉、糊精、预胶化淀粉,为了方便记忆,我们视为“淀粉类”。
?糖粉是稀释剂,兼有矫味和黏合作用,多用于口含片、咀嚼片及纤维性或质地疏松的中药制片。乳糖,喷雾干燥乳糖可选作粉末直接压片辅料。甘露醇,是口含片的主要稀释剂和矫味剂。糖粉、乳糖、甘露醇都是“甜”的,我们可以看成“甜”类。
?硫酸钙二水物作为稀释剂和挥发油的吸收剂,磷酸氢钙是中药浸出物、油类及含油浸膏的吸收剂。硫酸钙二水物、磷酸氢钙都含有“钙”,我们称为“钙”类。
可以这样记住:淀粉吃起来甜,还能补钙。
※考点43:片剂润湿剂与黏合剂
润湿剂:本身无黏性,但能润湿并诱发药粉黏性的液体。
主要有水、乙醇(常用浓度为30%~70%或更高,乙醇浓度愈高,粉料被润湿后黏性愈小)
黏合剂:本身具有黏性,能增加药粉间的黏合作用。
黏合剂有“浆”类和“纤维”类。(记忆:浆把纤维粘合)
浆:淀粉浆、糖浆、胶浆类(阿拉伯胶浆、明胶浆)
纤维:微晶纤维素、纤维素衍生物(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考点44:片剂崩解剂与润滑剂
崩解剂:干燥淀粉、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泡腾崩解剂、崩解辅助剂(表面活性剂,如吐温80)
润滑剂:硬脂酸镁、滑石粉、聚乙二醇、月桂醇硫酸镁、微粉硅胶(两杯美酒,脸上微粉,皮肤光滑。两杯美酒——二醇、镁)
※考点45:崩解时限
5分钟:茶剂、颗粒剂、泡腾片(这个容易理解,我们平时泡茶、冲颗粒还有泡腾片都是很快就溶解的)
?30分钟:滴丸、药材原粉片、阴道片、脂溶性栓剂、硬胶囊
(阴道滴虫,用药材原粉做成脂溶性栓剂和硬胶囊进行治疗,30分钟治愈)
?60分钟:软胶囊,水溶性栓剂,包衣滴丸,糖衣片,薄膜衣片,浸膏流浸膏片,小蜜丸,水蜜丸,水丸;
?分钟:浓缩丸,糊丸;蜡丸、肠溶衣,盐酸2小时不溶解后磷酸盐1小时全崩解。
不做崩解时限:大蜜丸、咀嚼片、口崩片
60分钟崩解的是最多的,只需把5分钟、30分钟和分钟的记住了,就把60分钟崩解的记住了
※考点46:胶剂辅料
冰糖:增加胶剂的透明度、硬度,矫味(冰糖是硬的、透明的,且可以矫味)
油类:降低胶块粘度,促进锅内气泡逸散(揉面的时候,加点油可降低粘度)
酒类:矫味矫臭,有利于气泡逸散(炒菜加料酒,味道更好,加酒的时候,会有气泡逸出)
明矾:沉淀杂质,增加透明度(明矾,透明,通过沉淀杂质来实现)
※考点47:不宜制成缓控释制剂的药物
①生物半衰期t1/21小时或24小时药物。
②单服剂量1g的药物。
③药效剧烈、溶解度小、吸收无规律、吸收差或吸收易受影响的药物。
④需在肠道中特定部位主动吸收的药物。
※考点48:常用药物动力学参数
?速率常数:描述药物转运(消除)速度的重要的动力学参数。
?生物半衰期(t1/2):指体内药量或血药浓度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生物半衰期是衡量一种药物从体内消除速度的参数。
?表观分布容积(V):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间关系的一个比例常数。
反映药物的分布特性。V=X/C,V—表观分布容积,C—血药浓度。
水溶性或极性大的药物,不易透过毛细血管壁,血药浓度较高,表观分布容积较小;
亲脂性药物在血液中浓度较低,表观分布容积通常较大,往往超过体液总体积。
?体内总清除率(TBCL):单位时间内从机体或器官能清除掉相当于多少体积的体液中的药物。
?生物利用度:
①生物利用程度(EBA):即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多少
②生物利用速度(RBA):即药物进入体循环的快慢。
③生物利用度的评价指标: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应该用Cmax、tmax和AUC三个指标全面评价。
?生物等效性: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给以相同的剂量,反映其吸收速率和程度的主要动力学参数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考点49:丸剂的溶解时限
u小蜜丸、水蜜丸和水丸应在1h内全部溶解
u浓缩丸和糊丸应在2h内全部溶解
u滴丸应在30min内全部溶解包衣滴丸1h内溶
u蜡丸在盐酸中检查2h,不得有裂缝、崩解或软化现象,再磷酸盐缓冲液中,1h应全部溶解
u大蜜丸不检查溶散时限
※考点50:丸剂的水分要求
u蜜丸和浓缩丸中所含水分不得过15%
u水蜜丸和浓缩水蜜丸不得过12%
u水丸、糊丸、浓缩水丸不得过9%
u蜡丸、滴丸不检查水分
※考点51:各类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解表药——发汗,解热,抗炎,镇痛,抗病原微生物,调节免疫
?清热药——抗病原体,解热,抗炎,抗毒素,抗肿瘤,调节免疫
?泻下药——泻下,利尿,抗病原体,抗炎
?祛风湿药——抗炎,镇痛,调节免疫(抑制居多)
?利水渗湿药——利尿,抗病原微生物,利胆保肝,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
?温里药——影响心血管(强心,抗心律失常,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抗休克)和消化系统(调节胃肠运动,促进消化,抗溃疡,利胆,止吐),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影响神经系统(镇静,镇痛,局麻,产热)
?理气药——调节胃肠运动,调节消化液分泌,利胆,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调节子宫平滑肌
?活血化瘀药——改善血液流变学,抗血栓;改善微循环与血流平喘动力学,镇痛,抗炎,影响子宫平滑肌
?化痰止咳平喘药——止痰,止咳
?补虚药——增强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内分泌功能,增强学习记忆功能,促进蛋白质和核酸合成,调节糖代谢,改善脂代谢,影响心血管系统(强心,升压,抗休克;扩张血管;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促进造血功能,调节胃肠运动功能,延缓衰老
※考点52:中药的不良反应
中药不良反应的类型:副作用、毒性反应、変态反应、后遗效应、特异质反应及依赖性。
1.副作用
含义:治疗剂量下所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副作用一般危害不大,大多可自行恢复。
实例:麻黄治疗哮喘—失眠现象(兴奋中枢神经)
大黄治疗热结便秘—妇女月经过多(活血祛瘀功效)
2.毒性反应
含义: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产生的对机体组织器官的损害性反应。一般后果严重,有时较难恢复。
实例:
a.生半夏少量—出现口舌麻木,多则灼痛肿胀、不能发音、流涎、呕吐、全身麻木、呼吸迟缓等
b.雷公藤长期服用—损害肝、肾、生殖系统
c.甘遂、芫花、莪术—致畸
3.变态反应
含义:机体受到中药刺激后产生的病理性免疫反应,过敏反应最常见。
实例:a.当归、丹参、穿心莲—荨麻疹
b.虎杖、两面针—猩红热样药疹
c.丹参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过敏性休克
4.后遗效应
含义:又称为后作用,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有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物效应。
实例:服用洋金花可致次日口干、视物模糊。
5.特异质反应
含义:少数人应用某些中药后,所产生作用性质与常人不同的损害性反应。
实例:蚕豆-溶血性黄疸,患者红细胞内膜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不足或缺失所致
6.依赖性
含义:反复或长期应用某些中药,患者产生心理或生理依赖,一旦停药,就出现戒断症状(如兴奋、失眠等),若此时给予适量该药,症状立即消失。
实例:长期服用牛黄解毒片、风油精等出现精神依赖;罂粟壳、麻黄等出现生理依赖性
※考点53:蕨类
金毛狗脊:蚌壳蕨科
特征:金黄色绒毛,近边缘1~4mm处有一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部环纹。
记忆:蚌壳夹金毛狗脊
蚌壳——蚌壳蕨科
金毛——残留金黄色绒毛
狗脊——隆起的木质部环纹
绵马贯众:鳞毛蕨科
特征: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
记忆:“众”字像鱼鳞排列,鳞毛贯众。
鳞毛——鳞毛蕨(有鳞片状和毛须状)
——5-13个维管束
※考点54:蓼科
大黄:蓼科
特征: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嚼之黏牙,有砂粒感
记忆:随心所欲——星点在髓部
虎杖:蓼科
特征:皮部和木部较易分离;根茎髓中有隔或呈空洞状;
记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洞穴——空洞状
何首乌:蓼科
特征: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性维管束,形成云锦花纹;
记忆:纹身在皮——云锦花纹在皮部。
蓼科老虎
虎皮黄色——大黄;
虎皮黑斑纹——乌,何首乌;
虎——虎杖
※考点55:苋科
(怀)牛膝:苋科,主产河南。
特征:外周散有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
川牛膝:苋科,主产四川。
特征:黄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数轮同心环状。
记忆:“川”字逐渐变成一个同心环。
川牛膝:多数黄色点状维管束排成数轮同心环。
牛膝:断续排列成2-4轮。
牛膝、川牛膝都是苋科:风吹艹低见牛羊
艹见——苋科
牛——牛膝,川牛膝
※考点56:石竹科
银柴胡:石竹科
特征:砂眼”、“珍珠盘”
记忆:银柴胡得了沙眼和珍珠疣
太子参:石竹科,块根入药
石竹科:银柴胡、太子参
记忆:银的失主是太子
银——银柴胡
失主——石竹科
太子——太子参
※考点57:商陆
商陆:木部隆起,形成数个突起的同心性环轮——罗盘纹
※考点58:毛茛科
毛茛科:威灵仙、川乌、草乌、附子、白芍、赤芍、黄连、升麻
附子:常有加工品:黑顺片、盐附子、白附片
记忆:黑人盐白牙膏
黑——黑顺片
盐——盐附子
白——白附片
草乌:毛茛科
特征:钉角
白芍:毛茛科,主产浙江。
特征: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断面射线放射状,不易折断。
赤芍:毛茛科,多野生
特征:表面棕褐色,粗糙,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易折断。
黄连:毛茛科
特征:鸡爪状,有过桥
鸡爪状——味连(鸡爪味道好)
过桥长——雅连(长的看起来优雅)
过桥短——云连
※考点59:防己科(★★★)
防己科:防己、北豆根
防己:断面粉性,有排列稀疏的放射状纹理——车轮纹
※考点60:板蓝根
蓝根:十字花科菘蓝(大青叶同一来源植物)
特征:根头略膨大,味微甜后苦涩
记忆:看图记忆
十字型——十字花科
蓝——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
头膨大——根头略膨大
※考点61:豆科
豆科:苦参、山豆根、葛根、粉葛、甘草、黄芪
苦参:多破裂反卷,易剥落,味极苦。
葛根:纤维性强,味微甜。
甘草:射线放射状,至皮部偏弯,有裂隙,显菊花心。味甜而特殊。
黄芪:木部淡黄色,具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显菊花心。嚼之微有豆腥味。
※考点62:五加科
五加科:人参、红参、西洋参、三七、通草
记忆:三西人脸通红
三——三七
西——西洋参
人——人参
通——通草
红——红参
人参:主产东北
芦头——头部——根茎。
芦碗——脸上皮肤凹凸痕迹——茎痕
艼(ding)——不定(ding)根
籽海(林下山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
把籽(种子)洒在就像大海的广阔大地上,让他们自由潇洒的成长。
园参——园子里束缚的栽培人参,栽培的叫园参。
三七:主产云南
主根:“三七”,支根:“筋条”,根茎:“剪口”,须根:“绒根”
特征:有瘤状突起,断面微呈放射状排列,味苦回甜。
记忆:
冲动三七,练就一身铜皮铁骨。
记忆解析:
冲动三七——冲动导致浑身撞起包了
——有瘤状的突起
铜皮铁骨——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体重,质硬
筋条——手脚都是肌肉,筋脉凸显——支根
剪口——口部在头——根茎
绒根——毛绒绒——须根
通草:茎髓
特征:体轻,质松软,中部有直径0.3~1.5cm的空心或半透明的薄膜
※考点63:伞形科
伞形科:白芷、当归、羌活、前胡、川芎、藁本、防风、柴胡、北沙参
白芷:有多数皮孔样横向突起,习称“疙瘩丁”,断面白色或灰白色,显粉性,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形成层环棕色。
川芎:纵切片边缘不整齐,呈蝴蝶状,习称“蝴蝶片”
防风: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习成“蚯蚓头”,断面菊花心。
柴胡:
南柴胡:顶端细毛状枯叶纤维,质稍软易折断,断面不显纤维性,有败油气。
北柴胡: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片状纤维性,气微香,微苦。
北沙参: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
※考点64:唇形科
唇形科:丹参、黄芩
(黄琴唇膏丹红色)
丹参:主产地四川,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栽培品外皮紧贴不易剥落。
黄芩:老根中心枯朽状或中空。
※考点65:巴戟天
巴戟天:茜草科(巴西,茜字有个西。)
特征:皮部横向断离露出木部
※考点66:菊科
菊科根及根茎类中药:木香、白术、苍术、紫菀
记忆:看图记忆
香——木香
二烛——白术和苍术
紫碗——紫菀
木香:主产云南省
特征:放射状纹理及散在的褐色点状油室,气香特异,味微苦。
苍术:呈不规则连珠状或结节状,断面散有多数棕红色油室,可析出的白色细针状结晶。
记忆:藏住西瓜
藏住——苍术(谐音)
西瓜——红瓤——朱砂点——断面散有多数棕红色油室
西瓜霜——“起霜”——析出的白色细针状结晶
紫菀:根茎簇生多数细根,多编成辫状。
记忆:紫菀是个美女,喜欢扎辫子。
※考点67:天南星科
天南星科:天南星、半夏、石菖蒲
半夏:块茎入药
特征:顶端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石菖蒲:叶痕三角形,左右相互排列。
※考点68:百合科
百合科:川贝母、浙贝母、黄精、玉竹、重楼、土茯苓、天冬、麦冬、知母
川贝母
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抱小瓣,习称“怀中抱月”
青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习称“观音合掌”
炉贝:圆锥形,有黄斑。
记忆:松贝大抱小,抱紧不松手;青贝相互拥抱;炉贝马牙斑。
松贝大抱小——松贝:大瓣抱小瓣,怀中抱月
青贝相互拥抱——青贝:两瓣等大,观音合掌
炉贝虎皮斑——炉贝:圆锥形,有黄斑,像被炉烤过一样。
浙贝母
大贝:鳞茎外层的单瓣鳞叶,略呈新月形
珠贝:为完整的鳞茎,呈扁圆形
浙贝片:为鳞茎外层的单瓣鳞叶切成的片
知母:有凹陷或突起的点状根痕,味微甜、略苦,嚼之带黏性。
※考点69:块根入药
块根入药:太子参,麦冬,何首乌,草乌,百部,天冬,地黄,郁金。
记忆:太子花百黄金吃二乌冬
太子——太子参
百黄金——百部、地黄、郁金
二乌——何首乌、草乌
二冬——天冬、麦冬
※考点70:块茎入药
块茎:延胡索、白及、半夏、天麻、天南星、三棱、泽泻
记忆:唬几下,两天三泻,快禁。
唬——延胡索
几——白及
下——半夏
两天——天麻,天南星
三——三棱
泻——泽泻
快禁——块茎
※考点71:茎木类中药(★★★)
大血藤:木通科(大血通红)
特征:断面皮部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血红的车轮)
鸡血藤:豆科
特征:韧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棕色至黑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呈数个同心性椭圆形环或偏心性半圆形环;髓部偏向一侧。
记忆:斗鸡,血滴同心环。
斗鸡——鸡血藤为豆科密花豆的藤茎
血滴同心环——红色的同心环
——呈数个同心性椭圆形环或偏心性半圆形环;髓部偏向一侧。
沉香:瑞香科,含树脂的木材。(沉香、瑞香,都有一个香字)
特征:有刀痕,偶有孔洞,可见黑褐色树脂与黄白色木部相间的斑纹。
记忆:折磨沉香,伤痕累累
伤痕累累——有刀痕,偶有孔洞,可见黑褐色树脂与黄白色木部相间的斑纹
通草:五加科,茎髓入药
特征:断面显银白色光泽,中部有直径0.3~1.5cm的空心或半透明的薄膜
※考点72:皮类中药来源
1.牡丹皮:毛茛科。
记忆:“红毛丹”(牡丹皮有淡粉红色;毛——毛茛科;丹——丹皮)
2.厚朴:木兰科。
记忆:“花木兰穿厚衣服女扮男装”(花木兰替父从军,女扮男装如此之久未被人发现,无非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从脸部看不出女性特征,一个是从身体看不出女性特征。那其中一个就是穿厚衣服掩盖自己的女性特征。厚——厚朴)
3.肉桂:樟科。
记忆:“獐肉贵”(獐的肉价格贵。獐——樟科,肉贵——肉桂)
4.秦皮:木犀科。
记忆:“西芹”(西芹是一种蔬菜,西——木犀科;芹——秦皮)
5.香加皮:萝藦科。
记忆:“落寞想家”(落寞——萝藦科;想家——香加皮)
6.地骨皮:茄科。
记忆:“骨头着地,瘸了”(骨头着地——地骨皮;瘸了——茄科)
7.合欢皮:豆科。
记忆:“斗地主欢乐豆”(欢乐——合欢皮;豆——豆科)
8.黄柏、关黄柏、白鲜皮:芸香科。
记忆:“双黄白莲蓉,香!”(双黄——黄柏、关黄柏;白——白鲜皮;香——芸香)
9.桑白皮:桑科。
记忆:都有一个“桑”字。
10.杜仲:杜仲科。
记忆:杜仲就是杜仲。
※考点73:皮类中药特征
1.桑白皮:易纵向撕裂,撕裂时有粉尘飞扬。
2.白鲜皮:折断粉尘飞扬,有羊膻气。
我们把这两个“白皮”一起记。首先,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药材都会粉尘飞扬,因为白皮头屑都会到处飞扬的。现在啊,伤心已经不是伤心了,是“桑心”,桑心起来撕心裂肺。新鲜的白羊肉都有一股羊膻味。
3.厚朴:断面颗粒性,划之有油痕。
刚才我们提到,花木兰女扮男装瞒天过海,一个是穿了厚厚的衣服,一个是看脸认不出来。因为花木兰油性皮肤,脸上都是痘痘,也就是“颗粒性”,划之有油痕。
4.合欢皮:气微香,刺舌,后喉头有不适感。
相比起浓烈的香气,淡淡的微香更让人容易感到快乐。微香的合欢皮都刺舌感,浓烈香味的肉桂就很辣了。
5.牡丹皮:粉红色,断面平坦,发亮结晶。
我们前面提到“红毛丹”,红已经提到了粉红色的特点。牡丹为花中之王,在花中的地位就是在发亮结晶,而且人生道路平平坦坦,完全没有曲折。
6.肉桂:内层油润,两层中间有1条黄棕色的线纹,气香浓烈,味甜、辣。
獐肉油很多,用獐肉煮汤,汤上面有厚厚的一层油,可见一条线纹分开。
7.杜仲:丝
记住“杜仲——丝”的关系就行了。
8.香加皮:栓皮松软,特异香气。
我们刚刚谈到的“落寞想家”,一般离家在外的孩子,落寞的时候,总会想家,想我们的家人,想妈妈的做的一桌好菜。即使没在家,脑海中也有那妈妈做的糕点满嘴松软的感觉,还有那特异的香味。
9.地骨皮:断面不平坦,内层灰白色。
我们上面提到,骨着地了,骨断了断面是不平坦的,而且,骨是灰白色的(骨灰)
黄柏、关黄柏、秦皮性状方面很少考,黄柏、关黄柏记住嚼之有黏性,秦皮有圆形或横长的皮孔。
※考点74:叶类中药
侧柏叶:柏科,枝梢和叶入药
特征:叶细小鳞片状,交互对生,贴伏于枝上,深绿色或黄绿色。
记忆:侧柏叶的名字,柏——柏科;侧——从一侧摸会有刺感,因为有小鳞片交互对生。
淫羊藿:小檗科
特征:三出复叶,边缘具黄色刺毛状细锯齿。
记忆:淫羊藿小波,三夜复出,小心邪恶的东西有刺。
小波——小檗科
三夜复出——三出复叶
有刺——边缘具黄色刺毛状细锯齿
大青叶:十字花科菘蓝(板蓝根同一植物来源)
特征:上表面暗灰绿色,基部狭窄下延至叶柄呈翼状
记忆:大青叶是板蓝根的叶子;小青会飞,大青有翼。
板蓝根的叶子——大青叶来源十字花科菘蓝的干燥叶。
大青有翼——基部狭窄下延至叶柄呈翼状。
蓼大青叶:蓼科蓼蓝(与大青叶区别)
特征:蓝绿或黑蓝色,叶柄扁平,偶带膜质托叶鞘。
记忆:蓼大青叶是个托
蓼大青叶——蓼科,大青=蓝;——蓼科蓼蓝的干燥叶
托——叶柄扁平,偶带膜质托叶鞘。
大青——蓝绿或蓝黑色
枇杷叶:蔷薇科
特征:上表面灰绿色、黄棕色或红棕色,较光滑,下表面密被黄色绒毛,叶柄极短,被棕黄色绒毛。革质而脆,易折断。
记忆:皮杷叶,家中做皮具生意。主要生产皮革,但是质量很差,脆又容易折断,而且容易长黄毛。消费者很生气,把他家围墙围住讨公道。
皮革——皮(枇),叶革质
脆又容易折断——革质而脆、易折断
长黄毛——下表面密被黄色绒毛
围墙——蔷薇科
番泻叶:豆科
特征: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气微弱而特异,味微苦,稍有黏性。
罗布麻叶:夹竹桃科
特征:淡绿色或灰绿色,先端钝,有小芒尖。边缘具细齿,常反卷,两面无毛,叶脉于下表面突起。
记忆:小芒尖的针织了个布麻袋,夹了竹桃子后就放在布麻袋。
小芒尖——先端钝,有小芒尖
布麻袋——罗布麻叶
夹了竹桃子——夹竹桃科植物罗布麻
紫苏叶:唇形科
特征: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的腺鳞。
记忆:吃了带鳞片的海鲜中毒,嘴唇发紫,吃紫苏解毒。
鳞片的海鲜——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的腺鳞
嘴唇发紫——唇形科,紫色
艾叶:菊科
特征:羽状深裂,有稀疏的柔毛和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气清香,味苦。
记忆:“艾”字
“艾”字——羽状深裂
※考点75:花类中药
辛夷:木兰科,花蕾入药
特征:似毛笔头,苞片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茸毛。
记忆:花木兰从军归来,做回新姨子,弃武从文。
花木兰——木兰科
新姨子——辛夷
弃武从文——毛笔头
槐花:豆科(花:槐花;花蕾:槐米)
丁香:桃金娘科,花蕾入药
特征:略呈研棒状,上部有4枚三角状的萼片,十字状分开。富油性,气芳香浓烈,味辛辣、有麻舌感。
记忆:桃金娘是个美女,爱喷香水,带十字三角徽章。
桃金娘是个美女,爱喷香水——桃金娘科植物丁香
十字三角徽章——上部有4枚三角状的萼片,十字状分开。
洋金花:茄科
特征:喇叭状
金银花:忍冬科
特征:呈棒状,上粗下细,密被短柔毛。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
记忆:忍过寒冬就能收获金银;上金下银
忍过寒冬就能收获金银——忍冬科忍冬
二唇,上金下银——先端二唇形,上粗下细
款冬花:菊科,花蕾入药
特征:苞片外表面紫红色或淡红色,内表面密被白色絮状茸毛。
记忆:冬天下茸雪,连生3胎,取名款冬。
连生3胎——单生或2~3个基部连生。
茸雪——内表面密被白色絮状茸毛,撕开后可见白色茸毛。
菊花:菊科,头状花序入药
分类:“亳菊”、“滁菊”、“贡菊”、“杭菊”、“怀菊”
红花:菊科
特征:不带子房的管状花,红黄色或红色,质柔软,夏季花由黄变红时采摘
记忆:给温柔的妃子汤中加了红花,流产了。
温柔——质柔软
流产了——没有子——不带子房的管状花
红黄颜色——夏季花由黄变红时采摘
西红花:鸢尾科,柱头入药
特征:呈线形,三分枝,取本品浸水中,可见橙黄色成直线下降,并逐渐扩散,水被染成黄色,无沉淀。柱头呈喇叭状,有短缝。
记忆:西红花贵在柱头,连泡水都是金黄色的。
贵在柱头——柱头入药。
金黄色——水被染成黄色。
※考点76: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未成熟果实入药:枳壳
种仁:薏苡仁
果肉:山茱萸
近成熟的果实入药:木瓜、乌梅、吴茱萸
种子入药:桃仁、酸枣仁、苦杏仁、葶苈子、沙苑子、决明子、马钱子、菟丝子、牵牛子、槟榔
地肤子:藜科
特征:呈扁球状五角星形。
记忆:黎明时,五角星离开地面。
五味子:木兰科,东北产地
特征: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润;或出现“白霜”。
蔷薇科:木瓜、山楂、苦杏仁、桃仁、乌梅、金樱子
木瓜:蔷薇科,安徽产地
特征:外表面紫红色或红棕色,有不规则的深皱纹,味酸
苦杏仁:蔷薇科
特征:呈扁心形(桃仁呈扁长卵形)
金樱子:蔷薇科
特征:倒卵形,有突起棕色小点,顶端有盘状花萼残基。
豆科:沙苑子、决明子、补骨脂
记忆:沙场决斗,尸骨遍野
沙——沙苑子
决斗——决明子、豆科
骨——补骨脂
决明子:豆科
特征:略呈菱方形或短圆柱形,两端平行倾斜,平滑有光泽。
补骨脂:豆科
特征:呈肾形,略扁,表面具细微网状皱纹。
芸香科:枳壳、吴茱萸
枳壳:芸香科,产地江西
特征:半球形,有颗粒状突起。
吴茱萸:芸香科
特征:五角状扁球形,顶端有五角星状的裂隙。
记忆:“吴”的谐音是“五”
吴茱萸有五角状扁球形,顶端有五角星状的裂隙的特征
巴豆:大戟科(大巴)
特征:一般具三棱,有纵线6条。
小茴香、蛇床子:伞形科
共同特征:双悬果,分果背面有纵棱5条。
木犀科:连翘、女贞子
连翘:多数突起的小斑点
女贞子:黑紫色或灰黑色,皱缩不平。
马钱子:马钱科
特征:纽扣状圆板形,表面密被灰棕或灰绿色绢状茸毛,有丝样光泽。
记忆:马钱子因为像钱币而命名。
牵牛子:旋花科
特征:似橘瓣状,加水浸泡后种皮呈龟裂状,手黏有明显的黏滑感。
记忆:水牛皮肤龟裂。
栀子:茜草科
特征:具6条翅状纵棱。
记忆:侄子吃6鸡翅,欠打
侄子——栀子
6鸡翅——6条翅状纵棱
欠——茜草科
牛蒡子:菊科
特征:带紫黑色斑点,味苦后微辛而稍麻舌。
槟榔:棕榈科
特征:断面可见棕色种皮与白色胚乳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
姜科:砂仁、草果、豆蔻、益智
砂仁:密生刺状突起,气芳香浓烈。
草果:具三钝棱,有特异香气。
豆蔻:呈类球形,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气芳香,味辛凉略似樟脑。
益智:有纵向凹凸不平的突起棱线13~20条。
※考点77:全草类中药
麻黄:草质茎入药
特征:节上有膜质鳞叶
鱼腥草:三白草科
特征:展平后呈心形,搓碎后有鱼腥气。
紫花地丁:堇菜科
特征:叶片边缘具钝锯齿,两面有毛,蒴果椭圆形或3裂,味微苦而稍黏。
金钱草:报春花科(广金钱草:豆科,密被黄色伸展的短柔毛)
特征:用水浸后,对光透视可见黑色或褐色条纹。
记忆:验钱也是对光透视。
唇形科:广藿香、荆芥、益母草、薄荷、半枝莲、香薷
唇形科特征:茎方形、叶对生、有香气。
记忆:半斤薄荷做益达口香糖
半斤——半枝莲、荆芥
益——益母草
香——广藿香、香薷
广藿香:叶两面均被灰白色绒毛。
荆芥:茎被短柔毛,叶片3~5羽状分裂
益母草:轮伞花序腋生
薄荷:揉搓后有特殊清凉香气
香薷:全体密被白色茸毛。
肉苁蓉:列当科,带鳞叶的肉质茎
特征:密被覆瓦状排列的肉质鳞叶。
记忆:肉苁蓉有肉
肉——肉质鳞叶
穿心莲:爵床科
特征:茎呈方柱形,单叶对生,叶两面光滑,味极苦
菊科:茵陈、青蒿、大蓟、蒲公英
茵陈:绵茵陈(春季,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花茵陈(秋季)
大蓟:羽状深裂,边缘具不等长的针刺,两面均具灰白色丝状毛。
淡竹叶:禾本科
特征:叶脉平行,具横行小脉,形成长方形的网格状。
※考点78:菌、藻、地衣类中药
海藻:马尾藻科
特征:皱缩卷曲,黑褐色,有的被白霜;气囊黑褐色;
记忆:海盐成白霜,下海要气囊
冬虫夏草:有环纹20~30个,足8对,中部4对较明显
灵芝:多孔菌科
特征:呈伞状,有光泽,具环状棱纹和辐射状皱纹,菌肉白色至淡棕色。
茯苓:多孔菌科
特征: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嚼之粘牙
赞赏